- 杨凡;管连城;赵泽鑫;李红霞;柴艺汇;陈云志;
目的 观察黄芪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D(30 ng/kg)组、甲氨蝶呤(1 mg/kg)组和黄芪低(2.4 g/kg)、中(4.8 g/kg)、高(9.5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持续干预3周。采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对小鼠皮损进行评分;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 HE)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小鼠血清25(OH)D_3、IL-23、IL-17水平;Real-Time qPCR检测小鼠皮损VDR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皮损VDR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损改变明显,PASI评分显著升高(P<0.05),银屑病特征性病理改变,血清25(OH)D_3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3、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中、高剂量组和维生素D组、甲氨蝶呤组PAS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组织病理改善,25(OH)D_3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3、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黄芪通过纠正IL-23、IL-17水平紊乱干预银屑病机制可能与调节VDR表达有关。
2024年07期 v.42 31-34+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2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素荣;张新颖;李丽;黄延芹;
目的 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各项激素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舌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用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取得确切治疗成果,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通过调控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Ab以及氧化应激因子的表达以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2024年07期 v.42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侯丽萍;耿建林;谷巍;张雪坤;
目的 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凝、预防心绞痛等冠心病基础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津力达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糖脂代谢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40/5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47/5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P<0.05);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以及左室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率比值(left ventricular early/late diastolic peak rate ratio, E/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以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NO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ET-1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头痛、低血糖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能够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保护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
2024年07期 v.4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4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潘海鸥;周方圆;崔鸿嵘;王睿;乔文军;杨宇峰;
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7期 v.4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3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光铭;黄玉珍;刘万里;
目的 观察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治疗的120例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21年1月—2023年1月),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多潘立酮片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多潘立酮片结合加味左金丸治疗,各组患者临床数据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变化、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变化、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NDT)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 SF-36)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95.00%(57/60)vs 83.33%(50/60)](P<0.05);治疗组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证候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上腹痛、餐后饱胀、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积分、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IL-6及TNF-α水平、NDT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且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2024年07期 v.4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汪丹;王娟;陈丽娟;章孔娟;陆婷婷;王红梅;叶脉延;陈成;
目的 评估活血化瘀通络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局部微环境、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通络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月经血细胞因子、卵巢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水平、妊娠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40/52),显著低于观察组(92.31%,48/52)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血趋化因子1(CXC chemokine ligand-1,CXCL1)、趋化因子13(CXC chemokine ligand-13,CXCL1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e index, 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妊娠率为40.38%(21/52),显著低于观察组(73.08%,38/52)的妊娠率(P<0.05)。结论 活血化瘀通络汤显著提升治疗输卵管阻塞临床疗效,改善盆腔局部微环境及卵巢血流动力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最终提高患者妊娠率。
2024年07期 v.4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郭雪峰;于睿;任艳玲;张成亮;常鸣;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NO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疾病,又被视为“不死癌症”,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患者面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风险。近些年研究证实,“成骨-成血管耦联”途径研究SNOFH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SNOFH中医病机责之于脾肾亏虚为本,瘀血为病,痰阻为渐,毒聚为损。“成骨-成血管耦联”机制与“瘀去-新生-骨合”中医理论存在高度契合性。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SNOFH不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等优势,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促进股骨头血管重建与再生以及股骨头坏死骨修复等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瘀去-新生-骨合”理论,临床上多采用补肾活血类中药及中药复方用于SNOFH防治,运用“成骨”之健脾补肾药,“成血管”之活血化瘀药,祛除“抑制因素”之化痰药、祛湿药,有步骤、有层次的治疗SNOFH取得显著效果。因此,从“成骨-成血管耦联”角度探讨SNOFH中医药干预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今研究新热点,能够为后续SNOFH的防治研究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2024年07期 v.4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何晓华;马秋云;王永霞;
目的 探讨升陷汤加味联合安罗替尼对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升陷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安罗替尼,升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升陷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lic antigen, 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21-1)]、预后生存质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评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两组随访的生存曲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升陷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均显著升高(P<0.05)。(2)肿瘤标志物: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血清CEA、CY21-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升陷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3)预后生存质量:两组治疗后ECOG评分低于治疗前,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升陷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4)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高血压、消化道反应、高脂血症、出血等,多为Ⅰ~Ⅱ级,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情况:升陷组患者PFS中位数为11个月(95%CI:9.76~12.24),OS中位数13个月(95%CI:12.03~13.97);对照组患者PFS中位数为7个月(95%CI:6.298~7.702),OS中位数为10个月(95%CI:9.16~10.84)。升陷组患者的PFS、OS均高于对照组(PFS:χ~2=5.316,P=0.021;OS:χ~2=4.921,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应用升陷汤加味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改善预后,延长生存周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07期 v.42 61-6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丹;尹海波;许亮;孟宪群;康廷国;
以牛蒡根多糖(Arctium lappa polysaccharide, ALP)为原料,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核磁共振的方法,解析ALP结构。通过研究AL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和羟基(hydroxyl radical,·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以及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研究AL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体外降血糖活性和体外降尿酸活性。结果表明:ALP相对分子量为1941 Da,具有果糖和葡萄糖的结构特点,ALP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外降血糖和降尿酸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牛蒡根作为功能性食品与医药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7期 v.42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1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理军;陈丽;高夏;武刚;王海军;王江东;
目的 研究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a, RP)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氧自由基的变化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RP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和参芪固金汤组(40例)。常规组给予激素、抗感染、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参芪固金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固金汤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氧自由基、炎症因子的水平,统计两组疗效。结果 参芪固金汤组总有效率[90.00%(36/40)]高于常规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固金汤组治疗后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2.92±0.45)L]、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DLCO)[(18.24±3.96)mL/min]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8、降钙素原(Calcitonin, PCT)、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氧自由基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芪固金汤组治疗后IL-1、IL-8、PCT、TGF-β1水平低于常规组,其他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参芪固金汤辅助治疗RP可减轻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肺功能。
2024年07期 v.4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璐;常淑华;陈嫣;
目的 探讨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2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本研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异常、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等主要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差异,比较两组随访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下腹疼痛、带下异常、腰骶疼痛、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57/60)、83.33%(50/6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随访时复发率分别为6.67%(4/60)、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中医循经盆底肌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痛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适合推广应用。
2024年07期 v.4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增利;李侗曾;梁连春;牟丹蕾;吉珊;张龙玉;汪晓军;
目的 观察轻型乙型流感患者不同脉息比的中医证型特点,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数字化提供临床支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30例诊断为轻型乙型流感的病例,根据长桑君脉法脉息术理论,根据脉息比值将患者分为少气组(<4)、平人组(4~5)和脉躁组(>5),分别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舌脉特征,初步观察比较各组中医证型的特点。结果 脉躁组与其他两组比较体温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少气组女性多于男性,而平人组与脉躁组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3,P=0.043);从中医证型上来看,少气组以风寒袭肺为多见;平人组及脉躁组均以表寒里热多见;脉躁组更易出现热毒袭肺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9,P=0.001)。结论 不同脉息比的乙流患者,中医证型表现是有差异的;在临床中关注脉搏与呼吸比值,结合体温情况,或可使流感中医辨证客观化,提高流感中医辨证的准确性,有利于流感中医辨证的数字化。
2024年07期 v.4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少卿;金鹰;赵钰琦;许嘉隆;许丽;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后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等比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药物+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经络别通法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疼痛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安全事件,仅少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评分量表(CMS)分值、疼痛程度、简化生活质量量表(ADL)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MS分值、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状况(PPI)分值、视觉模拟疼痛(VAS)分值、疼痛分级指数(PRI)分值、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络别通法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相关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恢复肩关节功能相关。
2024年07期 v.4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1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唐振香;余丽金;李飞飞;
目的 探讨清热排脓生肌汤口服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不愈术后恢复情况、创口疼痛肿胀情况、炎性因子、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不愈患者102例,并将纳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行抗感染治疗及定期换药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排脓生肌汤口服联合大黄芒硝外敷,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创口愈合时间、硬结消失时间、渗液消退时间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肿胀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21%(41/61),显著低于观察组(86.89%,53/61)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硬结消失时间、渗液消退时间及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排脓生肌汤口服联合大黄芒硝外敷显著提升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不愈患者切口愈合等级,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创口疼痛及肿胀情况,加快创口愈合速度,促进硬结及渗液消退,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024年07期 v.42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乔炳翔;李楠;徐芳;刘颖华;王昕;陈旭;
目的 探讨抑囊助孕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剂α/核转录因子κB(inhibitor nuclear factorκB-α/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从炎症角度阐述抑囊助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和病理模型组(n=48),病理模型组大鼠用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制备PCO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病理模型组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达英-35组、中药低剂量+达英-35组和中药高剂量+达英-35组,每组12只。相应药物干预28 d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双侧卵巢,称取卵巢质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及形态,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水平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卵巢组织NF-κB p65及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质量、卵巢中闭锁卵泡、血清睾酮、LH水平及TNF-α、IL-18、IL-6、CRP含量增加(P<0.05);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而IκB-α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抑囊助孕汤与达英-35联合用药致PCOS模型大鼠卵巢质量明显降低(P<0.05);闭锁卵泡数量减少,黄体数目增加;血清睾酮、LH水平及TNF-α、IL-18、IL-6和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抑囊助孕汤可能通过IκB-α/NF-κB信号通路抑制PCOS炎症反应,改善PCOS大鼠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2024年07期 v.42 91-9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丁瑞丛;王峰;徐晓玉;张文涛;韩小磊;
目的 观察涤痰汤加味方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或VD)患者认知功能、相关炎性指标的改善及影响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11月于医院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排标准100例V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组,各组5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片,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涤痰汤加味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脂水平、炎症水平变化,评价涤痰汤加味方治疗VD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40/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疗程后,联合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 MMSE)评分、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rief sc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 BSSD)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且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疗程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涤痰汤加味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其机制与保护神经营养因子及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关,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适宜推广。
2024年07期 v.42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常一川;史俊祖;王雪峰;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四级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exactive mass spectrometry, UPLC-Q-Exactive MS)技术探究宣白承气汤加味对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Influenza virus/Streptococcus pneumoniae,Ⅳ/Spn)共感染小鼠肺脏组织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旨在阐明宣白承气汤加味治疗共感染小鼠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宣白承气汤加味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小鼠在造模成功6 h后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1周。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肺脏组织,利用UPLC-Q-Exactive MS技术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分析并筛选潜在的代谢产物,并基于R语言对已鉴定的差异性代谢产物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和鉴定出36个潜在的代谢产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有27个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上升,有9个代谢产物含量显著下降。宣白承气汤加味干预后,36个代谢产物的含量均呈现明显的回调趋势,主要影响亚油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核黄素代谢等通路。结论 宣白承气汤加味对Ⅳ/Spn共感染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调节体内代谢产物失调,恢复体内正常生命活动有关。
2024年07期 v.42 101-107+26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6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潘万旗;张淼;许前磊;郭会军;
目的 通过检测血脂四项、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并结合前期的基因芯片结果,初步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机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9月—2020年11月选取河南省某地区确诊的20例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地区20例HIV抗体阴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CD~+_3、CD~+_4、CD~+_8计数,并计算CD~+_4/CD~+_8比值;检测血脂四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B(ApoB)、锌-α2-糖蛋白1(AZGP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脂联素、瘦素(LE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_4降低,CD~+_4/CD~+_8比值倒置,TC降低,sTM、AZGP1、Ox-LDL、Hs-CRP升高。结论 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脂异常的表现,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2024年07期 v.42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秋晓;唐学贵;唐诗宇;李倩;
目的 探讨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肠道功能屏障及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UC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两组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周肠道黏膜病变严重程度(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肠道屏障功能[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和D-乳酸]、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 KynA)和喹啉酸(QuinA)]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UC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5%,65/71)高于对照组(74.65%,53/71)(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改良Mayo评分和Geboes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QuinA/Kyn较治疗前降低,而KynA/QuinA和KynA/Kyn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QuinA/Kyn低于对照组,而KynA/QuinA和KynA/Kyn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UC患者IBDQ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12周UC患者IB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对UC患者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肠道黏膜病变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和色氨酸代谢。
2024年07期 v.42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吴佳佳;卞庆来;丁凤敏;陈家旭;
抑郁症是目前高发的一种慢性和危及生命的精神疾病,逍遥散是其常用的治疗方剂,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其有确切的抗抑郁效果,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也在广泛研究当中。从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这两方面阐述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现状,研究发现逍遥散可用于多种类型抑郁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比如产后抑郁症、轻中度抑郁症、围绝经期抑郁症等等,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调节细胞因子抑郁质免疫炎症反应、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水平、调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 receptor, AMPA)受体水平改善神经可塑性,以及调节“微生物-肠-脑”轴等多种途径实现。通过对近10年有关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分析,发现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其次,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研究太宽泛而不够深入,逍遥散对于每一条途径都有其调节作用,但能否影响多种途径间的相互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挖掘。故此,以期为逍遥散抗抑郁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为逍遥散的研发提供更多方向和选择,充分展现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优势及特色。
2024年07期 v.42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1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毛美玲;谢丽钰;罗文宽;杨敏;周家谭;庞延;卢健棋;
中国传统药材丹参因极佳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历来被广泛用于医疗实践中,尤以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突出。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及其活性成分具有抗凝、降脂、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应激、降压、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保护血管和促进血管扩张、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微循环、防治心室肥大等作用,使得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综述丹参及其有效活性成分从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高血压和心室肥大等内容,力求为丹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2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2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李志岭;胡莎莎;谢静静;贾二涛;张剑勇;
目的 探索祛浊化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TCMSP、GeneCards、DisGeNET、MalaCards、DAVID6.7等数据库,筛选出祛浊化瘀方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得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小鼠基因数据,筛选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同的差异基因。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组与正常组当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比较差异相关性。与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综合得到的结果以确定作用靶点,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结果 网络药理学发现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密切的核心靶点。基于GE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白细胞迁移、趋化,产生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迁移在内的多个生物过程,经由NF-κB路径的TNF-α信号通路等多个炎症信号通路参与痛风性关节炎,与网络药理学所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是主要的参与痛风性关节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类型。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祛浊化瘀方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组织局部IL-1β、TNF-α、IL-6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结论 祛浊化瘀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抑制炎症反应防治痛风性关节炎。
2024年07期 v.42 125-129+271-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7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姬海月;柯雯;净易尧;罗瑶;陈晓颖;彭亮;王帮庆;颜永刚;韩翠;郑随军;杨冰月;胡本祥;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系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款冬花化学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好。然而,不同产地款冬花受环境、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生长状态、理化性质、药材性状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各地款冬花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参差不齐,导致药材品质参差不齐。基于此,通过本草考证探明款冬花历代产区沿革,结合课题组多年对中国主产区款冬花的研究成果,并整理款冬花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资料,对倍半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数据收集和横向归纳比较,总结不同产地款冬花成分的研究现状,从款冬花标志性成分角度窥视其成分差异,为开展不同产地款冬花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07期 v.42 130-139+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2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员;王欢欢;吕洁丽;张来宾;
目的 研究当归苯酞二聚体riligustilide(DG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LPS诱导建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考察DG2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Griess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考察DG2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STAT3核转位的影响。结果 DG2浓度在64μmol/L下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无影响,DG2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NO的水平(P<0.001)[IC_(50)=(26.13±5.75)μmol/L],与阳性对照槲皮素的作用相当[IC_(50)=(26.06±2.28)μmol/L];还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生成(P<0.01,P<0.001)。DG2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和COX-2蛋白的表达(P<0.01,P<0.001),显著抑制p-STAT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p38的蛋白表达(P<0.05,P<0.01),同时抑制STAT3的核转位。结论 DG2可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TAT、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有关。
2024年07期 v.42 140-146+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4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奎旭;王瑶;胡美变;刘玉杰;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而与功效相对应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根据半夏现代研究进展,可以得知半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蛋白质、多糖等成分,其中多糖是半夏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其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之一,研究却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对半夏多糖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从提取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药理作用和炮制后多糖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目前半夏主要集中于粗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和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研究,而对于半夏初始功效涉及不足。应进一步加强对半夏多糖的研究,通过分析多糖结构和确定初始功效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为半夏多糖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2 147-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下载次数:2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房敏;赵冠宇;李泉洋;孟子盈;杨倩倩;杜丽东;吴国泰;
四物汤出自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养血补血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骨髓造血、促进红细胞生成、修复肝损伤、抗氧化、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代谢和雌激素样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贫血,在妇科、骨伤科疾病和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在总结四物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依照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五原则”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提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川芎嗪、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Ⅰ、梓醇、5-羟甲基糠醛、毛蕊花糖苷可作为四物汤的Q-Marker,可选择这些Q-Marker成分作为指标对四物汤相关制剂的质量进行控制。
2024年07期 v.42 15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4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 ] - 冯科冉;吴娅丽;李伟霞;王晓艳;张辉;杨柳青;韩冰;汪彬;唐进法;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多次通报警示补骨脂相关制剂(如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致康胶囊)引发的肝损伤问题,更有单味补骨脂引发肝损伤的临床病例报道,其肝损伤现象已成为当前行业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带来极大挑战。课题组前期基于脂多糖模型证实了补骨脂具有特异质肝损伤的属性,并从体内外角度相互验证了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补骨脂定或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NLRP3信号通路等引发肝损伤。通过对近年来补骨脂肝毒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引起补骨脂肝毒性的主要毒理机制,并总结了配伍减毒和炮制减毒对减轻补骨脂肝毒性的重要意义,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07期 v.42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祝紫夏;刘璇;章雄文;
肿瘤恶病质是一种以骨骼肌萎缩、脂肪降解、体质量下降、食欲减退为特征的多因素消耗性综合征,常见于癌症患者晚期,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后期治疗效果。由于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器官系统的代谢紊乱,目前尚缺乏肿瘤恶病质的特异性治疗药物。随着对肿瘤恶病质研究的深入,一些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在改善肿瘤恶病质的症状上显示出潜在的治疗作用。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对肿瘤恶病质有一定治疗作用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用于治疗肿瘤恶病质的前景,以期为肿瘤恶病质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2024年07期 v.42 166-171+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晨;孙世标;王绍娜;应春苗;刘飞祥;张运克;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脑肠轴是帕金森病的诊疗方向之一。中药与干细胞对帕金森病脑肠轴途径均有明确疗效,中药还可进一步调控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对于帕金森病脑肠轴方向的诊疗进行综述,探讨中药及干细胞疗法,并对中药调控干细胞通过脑肠轴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力进行探讨。
2024年07期 v.42 172-17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2K] [下载次数:1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良骐;柴智;弓强;王新亮;茹意;肖保国;马存根;樊慧杰;
毛蕊花糖苷广泛分布于兔耳草、地黄、车前子等多种植物中。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显著,特别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优良的药用价值,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来减少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细胞起到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的作用;通过阻止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抑制凋亡和增强胆碱能活动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通过减少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来治疗多发性硬化;此外,毛蕊花糖苷还通过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Monoamine oxidase, MAO)含量起到抗抑郁作用;通过抗炎、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来减少神经元损伤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来起到抗惊厥的作用;还能通过增加脑内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 NT)、海马突触结合蛋白-1(Synaptotagmin-1, Syt1)和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A(Tropomycin receptor kinase A, TrkA)的表达,增加突触可塑性起到改善记忆的作用。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毛蕊花糖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毛蕊花糖苷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7期 v.42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雪玲;李进;刘淑兰;杨新洲;庞克坚;
铁力木Mesua ferrea L.花又名那米尔西克,为藤黄科铁力木属植物,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性、食用及药用一体的植物。有相关报道已从中分离出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及多环多异戊烯基取代酰基间苯三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铁力木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新化学成分的发现及其药理作用备受关注。在铁力木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以期为铁力木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7期 v.42 183-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秀娟;张丽;王燕;吕竹节;张佳;杨瑞;王龙;仝高成;
目的 评价扶脾利水消鼓方结合中医辨证施膳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肝功能、营养指数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入院后卧床休息,饮食以摄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采用利尿剂以利尿消肿,并给予保肝、抗病毒等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扶脾利水消鼓方结合中医辨证施膳治疗。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郁脾虚证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酸(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疗效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腹胀、纳差、乏力、胁痛和黄疸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腹胀、纳差、乏力、胁痛和黄疸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低于参照组,ALB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I、TSF、AMC较治疗前升高,营养风险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BMI、TSF、AMC水平高于参照组,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扶脾利水消鼓方结合中医辨证施膳治疗有助于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利尿消除腹水的功效,改善肝功能,促进水液代谢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2024年07期 v.42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董春雪;孟庆楠;李卉;苗丽竹;胡斌;柴德君;王宏宇;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电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筛选2022年1月—2022年12月,康复科及神经科收治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刺组、川平组与联合组,每组4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川平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川平法(反复促通技术)(Repetitive facilitative exercise, RFE)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均为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5 d休息2 d,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比较3组的上肢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手活动功能[Wolf手活动功能测试(WMFT)]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3组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及腕背伸肌的最大收缩时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 EMG)界限值,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3组的简化FMA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3组的改良MAS评分整体比较亦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3组间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腕背伸肌的最大收缩时EMG界限值整体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EMG界限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川平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川平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上肢及手部主要肌群的最大收缩时EMG界限值,改善患者上肢及手部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上肢和手部运动功能,缩小上肢肌张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024年07期 v.42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娟;张根生;黄雪;马国斌;赵晓宏;
目的 探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当归黄芪汤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es foot ulcer, DFU)患者创面愈合、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的作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入医院的9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当归黄芪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贝前列素钠片口服,每次40μg, 3次/d,连续治疗30 d。通过对比创面面积、局部疼痛程度情况、足背血流动力学指标[足背血管内径、血流流速]、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表达、氧化应激检测指标[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40/45)高于对照组(71.11%,32/45)(P<0.05);治疗组溃疡创面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足背血管内径及血流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EGF、PD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E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OPP及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当归黄芪汤可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疗效,促进创面愈合、血管新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07期 v.42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莉英;祁珩;杨见青;严寒;郭仙;
目的 探讨补肺养心汤联合步行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常规西药规范治疗,对照组同时开展步行训练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补肺养心汤口服联合步行训练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主症及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le posterior wall, LVPW)及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IVS)、 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 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VEDD、LVESD、LVPW、IVS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LVEF、6MWT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ET-1、IL-6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NO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养心汤联合步行训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肺气虚证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24年07期 v.42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宏君;孙亚男;王晓燕;张润莲;王朝晖;倪广林;陈玺龙;郑佳仪;
目的 探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性失眠(Cancer related insomnia, CRI)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CRI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眠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神经递质[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 acetic acid, 5-HIA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含量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86.00%,43/5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4.81±1.34)分、(5.21±1.27)分,均低于对照组[(6.53±1.26)分、(8.49±1.6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IAA、IL-4、IL-6水平分别为(18.31±4.82)ng/mL、(22.63±6.05)ng/mL、(16.78±3.22)ng/mL,均低于对照组[(20.74±3.06)ng/mL、(28.94±5.17)ng/mL、(19.43±4.59)ng/mL](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5-HT、IL-1β水平为(0.58±0.11)ng/mL、(14.54±3.16)ng/mL,均高于对照组[(0.53±0.08)ng/mL、(11.72±2.28)ng/mL](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特殊不良反应。结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结合针刺治疗CRI具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调节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4年07期 v.42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措毛吉;才德吉;万玛南杰;李海艳;
目的 评价独参汤结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和及子宫复旧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跳和心率等数据变化。检测出血量,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可按摩患者子宫,帮助止血。肌内注射宫缩素,每12 h注射1次,剂量为10 U,并将米索前列醇400置入产妇肛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独参汤治疗。将30 g生晒参和1000 mL蒸馏水煎,煎至150 mL,胎儿娩出后,每8 h口服1次,1次30 mL。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4 h、产后48 h和产后72 h的出血量。收集方法:羊水排尽后,更换尿垫和吸引瓶,采用称重法计算。分别在生产前、治疗后24 h抽取静脉血,使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产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宫腔积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恶露持续时间和宫底高度,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1例,占比43.75%,达到有效标准的有23例,占比47.92%,无效的有4例,占比8.33,总有效率为91.67%(44/48)。对照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7例,占比35.42%,达到有效标准的有20例,占比41.67%,无效的有11例,占比22.92%。组间结果比较显示,χ~2=3.872,P=0.049;研究组产后24 h、产后48 h和产后72 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相关指标PT、APTT和T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组间结果比较显示,研究组治疗后PT、APTT和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宫腔积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参汤结合米索前列醇有助于改善宫缩乏力性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量,改善凝血相关指标,缩短恶露持续时间,降低宫腔积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07期 v.42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金忠;朱冬霞;李富永;郭晓青;亓久德;谭国柱;
目的 观察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体瘤客观疗效,症状改善率,体质量变化和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s, KPS)评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66.67%(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96.67%(29/30)、73.33%(22/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1.31±9.22)分vs (64.54±7.26)分](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A125水平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72±6.34)μg/L、(34.08±3.10)U/mL、(127.71±29.65)kU/L vs (34.08±5.26)μg/L、(37.67±4.35)U/mL、(156.83±27.54)kU/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方法及指导依据。
2024年07期 v.42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秋菊;刘悦;田玉晴;郝振民;王霞;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膈肌起搏器对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肺功能、膈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卒中患者中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共1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膈肌起搏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每分钟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_1)、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 PaO_2)、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aCO_2)、膈肌运动幅度、膈肌电位(electrical activity of diaphragm, EAdi)峰值以及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VC、MVV及FEV_1均升高,且观察组的各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aO_2均升高,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aCO_2均降低,且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膈肌运动幅度增加(P<0.05),对照组的膈肌运动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观察组的运动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EAdi峰值均上升,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I均上升,且观察组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膈肌起搏器可改善卒中后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2024年07期 v.42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1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赖慧;张林松;臧明轩;李建;赵福兰;
目的 分析益气健脾方联合蟾酥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5例晚期胃癌患者(2021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取化疗治疗,中医方案组(43例)患者化疗治疗基础上结合益气健脾方及蟾酥注射液治疗,指标观察:各组疗效、治疗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及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变化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胃肠激素指标变化、肿瘤生活质量评分标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变化。结果 对照组与中医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52.38%(22/42)vs 76.74%(33/43)],P<0.05;中医方案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糖类抗原72-4(carbohydr ateantigen72-4,CA72-4)、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CD~+_4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CD~+_4)、CD~+_8T淋巴细胞(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CD~+_8)、CD~+_4/CD~+_8等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与胃蛋白酶Ⅱ(pepsinogenⅡ,PGⅡ)、胃液素(gastrin, GAS)等胃肠激素、KPS评分等指标比较,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CA19-9及CA72-4、CEA、IL-6、IL-8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中医方案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_4、CD~+_8、CD~+_4/CD~+_8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中医方案组CD~+_4上升,CD~+_8下降,CD~+_4/CD~+_8指标上升(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PGⅠ及PGⅡ、GAS水平及KPS评分均上升,中医方案组PGⅠ及PGⅡ、GAS水平及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健脾方联合蟾酥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有助于提升晚期胃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胃肠激素,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治疗安全可靠。
2024年07期 v.42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智全;姚涛;张靖芳;
目的 研究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0月医院诊治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干预,观察组给予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透析充分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疲惫乏力、口干、皮肤干燥、头晕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 Kt/V)、平均时间尿素值(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 TACure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 U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KT/V、TACurea、CRP及U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4%(6/49)、16.33%(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元益肾散合并低温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增强透析充分性,并且安全性可靠,是可行性方案。
2024年07期 v.42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雪峰;李根林;崔永霞;吴宿慧;李寒冰;
近年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临床治疗药物中占半壁江山的中成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也势在必行,近日《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南(2022年试行版)》已发布。相比较于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现代药物,中成药有其自身特色,目前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尚在建立之中,并亟待规范和完善。通过对现有报道的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证据收集与决策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应用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中成药自身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广泛开展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提供方法学参考。
2024年07期 v.42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宇煌;李长君;王身芳;梁玉林;尹中懿;陈伟;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采取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三亚市中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99例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49例)与研究组(5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及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各组数据观察:膝过伸治疗效果、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疗效、治疗前后膝过伸次数变化与10 m步行测试时间变化、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 FAC)评分变化、简式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变化以及Berg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评分变化、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变化、测定伸肌及屈肌峰力矩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肌力水平变化、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膝过伸治疗效果、膝关节ROM疗效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膝过伸次数均减少,10 m步行测试时间缩短,FAC评分、FMA评分、BBS评分、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伸肌及屈肌峰力矩均改善,CRP、IL-6、TNF-α水平均下降,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膝过伸次数少于常规组,10 m步行测试时间短于对照组,FAC、FMA评分、BBS评分、步态空间参数(步频、步速、步幅)、伸肌及屈肌峰力矩等指标优于常规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改善,值得应用。
2024年07期 v.42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夏梦秋;王瑞;王星晨;杨兰香;岳婧怡;程旺开;
绿萼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花蕾,产地广阔,民间应用历史悠久,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花青素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成分等化学成分,具有疏肝解郁及开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胁肋胀痛,脘闷胀气,纳食不香,咽中似有物作梗等。药理研究表明,绿萼梅提取物有抗抑郁、抗氧化、抑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胃病,癔球症,淋巴结核等症状。就近年来有关绿萼梅的相关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传统药性、拓展功效性、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进行绿萼梅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结果发现与其传统功效及拓展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苯丙素类及黄酮类成分,并初步预测出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素、芦丁、异鼠李素、柚皮素、山柰酚和咖啡酸等成分可作为绿萼梅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建立和完善绿萼梅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绿萼梅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2024年07期 v.42 243-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蒋云秀;曹马怡洁;吴杰;东宝花;彭颖;胡昌江;余凌英;陈志敏;
目的 建立3个不同批次九制女贞子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评价九制女贞子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不同批次九制女贞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评价不同批次九制女贞子质量差异,找寻炮制过程中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建立了九制女贞子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成分,分别是羟基酪醇(峰9)、红景天苷(峰10)、特女贞苷(峰19)、女贞苷G13(峰24)、Oleonuezhenide(峰25),含量变化明显。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各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0),平均回收率为99.90%~103.19%。27批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53。PCA结果提取了4个主成分,PLS-DA能将3批不同批次九制女贞子明显区分,并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1的原则筛选出了7个主要差异成分,并指认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特女贞苷这3个是与九制女贞子相关性较强的化学成分。不同批次之间九制女贞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 建立的九制女贞子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与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可为九制女贞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炮制过程中含量呈现动态变化,羟基酪醇整体呈现不变趋势,红景天苷整体呈现增加趋势、特女贞苷、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在炮制过程中,特女贞苷、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发生了转化,但具体转化机制有待后续研究发现,九制女贞子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不仅为九制女贞子质量提供参考也可继续深入探讨九制女贞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
2024年07期 v.42 250-254+285-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韩艺杰;袁开智;王冰;张振秋;孙艳涛;
目的 研究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筛选活性成分。方法 采取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分析何首乌-牛膝药对指纹共有峰并进行成分确认;采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探讨何首乌-牛膝药对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应用SPSS分析色谱结果与肝、肾湿重、骨干湿比数据和ELIS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筛选何首乌-牛膝药对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结果 HPLC-MS联用法分析结果共确定10个共有指纹峰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杯苋甾酮、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二苯乙烯苷、25-S-牛膝甾酮、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牛膝皂苷D。生物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何首乌-牛膝药对能使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BGP-OCN)指标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清I型胶原C端肽(CTX-1)降低;何首乌-牛膝药对组肝、肾指数明显下降,骨干湿比上升,体质量变化明显。结论 何首乌-牛膝药对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筛选出作用最显著活性成分为没食子酸、β-蜕皮甾酮、大黄素和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
2024年07期 v.42 255-258+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