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博士导师新论

  • 中药覆盆子及其成熟果实研究进展

    管咏梅;屈宝华;王慧;陈丽梅;李慧;郭鑫;刘佳意;刘红宁;张荣;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药食两用产品逐渐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新亮点。覆盆子作为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等多种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综述中药材覆盆子及其成熟果实的产地、主要成分及两者的差异、药理作用,分析了覆盆子的开发趋势,为覆盆子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方向。

    2023年01期 v.4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 ]
  • 真武汤、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自噬相关基因PTEN/LC3的影响

    宋纯东;宋丹;段风阳;郭婷;花淑婷;张霞;黄书丽;王耀献;

    目的 观察真武汤、越婢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PTEN)及肾脏自噬标志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真武汤组(真武组)、越婢汤组(越婢组),每组12只。用阿霉素复制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两组分别以真武汤和越婢汤颗粒剂灌胃,6周后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 24 h UTP)等,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肾组织PTEN、LC3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肾脏病理可见部分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腔变窄,肾小管扩张、管腔可见蛋白质管型,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等;24 h UTP及Scr、BUN升高,ALB、LC3及PTE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两组肾脏病理改善,24 h UTP、Scr明显下降,ALB升高,肾组织LC3、PTEN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武组与越婢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真武汤和越婢汤均能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生化指标及肾脏病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肾组织PTEN、LC3表达有关。

    2023年01期 v.41 6-9+259-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高载量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重症肺炎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吴振起;齐兆东;张天宇;杨雯惠;王慧婧;张心放;

    目的 以不同载量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菌液滴鼻,通过比较影像学、病理学及相关炎症指标变化,比较筛选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小鼠的造模方法,为动物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SMPP)模型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将9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普通载量组和高载量组,连续滴鼻3 d,普通载量组滴入MP菌液浓度为1×10~(7 ) CCU/mL,高载量组的MP菌液浓度为1×10~(10) CCU/mL,正常组滴入等量培养液。于造模第7天观察小鼠肺部CT改变,分别于造模后第3、5、7、10、14天取材,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计算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含量。结果 C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小鼠相比,两个模型组小鼠肺CT均显示有纹理增粗,斑点状阴影及透过度不均,高载量组小鼠肺纹理模糊、紊乱,出现大面积融合斑片影;在肺组织病理评分上,高载量组小鼠一般状态改变较普通载量组提前,高载量组小鼠大部分肺泡结构破坏,组织炎性渗出物较普通载量组多,且其肺组织病理评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高于普通载量组(P<0.05);高载量组小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高于普通载量组(P<0.05)。结论 通过1×10~(10 )CCU/mL的MP菌液连续滴鼻3 d可建立小鼠SMPP模型。

    2023年01期 v.41 9-12+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新冠感染研究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构建的科学思路

    吕晓东;庞立健;吕静;邹吉宇;赵克明;冷锦红;李长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分级管理防控方案以中医“五运六气”“体质学说”“三因制宜”“辨证论治”等理论为支撑,以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隔离点人群、社会面人群三类人群划分为分类标准,定点(方舱)医院新冠患者一人一策一方、一人一时一方进行特色用药、既病防变,遵循应服尽服原则;隔离点人群采用预防控治普适方、社会面人群采用代茶饮进行未病先防,遵循愿服尽服原则。阻断疫情传播、加快转阴时间,有效减少新冠感染患者的总体基数,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新冠感染疫情中医药防控分类管理方案及防控模式,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不同病毒株区域性的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新冠疫情防控的重大作用。

    2023年01期 v.41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9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黄酮类单体抗奥密克戎毒株药理活性研究

    王利华;孙成宏;邸琨;范腾飞;孙永;袁媛;王鑫;魏计超;孙殿兴;王文习;苏彦雷;

    目的 探讨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将橙皮素、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对接到新型冠状病毒RNA聚合酶三维结构7BV2的底物结合位点处,研究化合物分子与靶酶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奥密克戎毒株转染的Vero细胞模型测试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抗病毒活性。结果 橙皮素、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均可竞争性地结合于靶酶7BV2的底物进入通道处从而阻碍正常的核苷酸类底物进入,故可对靶酶执行的核酸复制生物学功能起到抑制作用;初步细胞水平抗病毒活性测试实验发现橙皮素和木犀草素具有明显地抑制奥密克戎毒株核酸复制的药理作用,而橙皮苷、芹菜苷、木犀草素-4'-葡萄糖苷抗病毒活性较弱。结论 经初步实验发现,橙皮素和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的药理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行进一步开发,实验数据可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2023年01期 v.41 18-20+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国家项目点击

  • 中药骨痹通消颗粒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周正新;朱磊;李文华;李亮;刘涛;康金平;韩士鼎;顾一帆;徐寰;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中药骨痹通消颗粒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价值。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碳酸钙组与中药组,每组13只。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碳酸钙组碳酸钙D3颗粒治疗,中药组给予骨痹通消颗粒治疗。记录实验动物的变化情况与股骨头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碳酸钙组与中药组给药后6周、8周的体质量高于模型组,中药组高于碳酸钙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与中药组给药后6周、8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含量高于模型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与中药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与中药组给药后8周的股骨应变能力、最大载荷都高于模型组,中药组高于碳酸钙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钙组与中药组给药后8周的股骨Wnt、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中药组高于碳酸钙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镜下见软骨细胞减少、成骨细胞减少,骨细胞固缩或消失;碳酸钙组骨小梁出现骨质紊乱、扭曲、毛糙,髓腔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中药组股骨头软骨细胞数量正常,排列规则,空骨陷窝较少。结论 中药骨痹通消颗粒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动物中的应用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改善股骨的生物力学状况,有利于维持正常机体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2023年01期 v.4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扶阳祛邪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神经保护及作用机制探讨

    邢远;莫雪妮;黎军宏;李天威;莫秋兰;

    目的 探究扶阳祛邪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神经保护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5只成年健康雄性清洁级(SPF)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扶阳祛邪方组(各15只)。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扶阳祛邪方组等体积扶阳祛邪方溶液灌胃。观察和比较3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细胞凋亡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Bax)、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数、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相对表达及脑梗死体积。结果 3组大鼠均造模成功,成功率100.00%。造模成功24 h后模型组、扶阳祛邪方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较造模成功24 h后,模型组和扶阳祛邪方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下降且治疗7 d扶阳祛邪方组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凋亡指数和Bax、Caspase-3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分别比较,以模型组最高,其次为扶阳祛邪方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数扶阳祛邪方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TLR4蛋白灰度值(0.53±0.10)、模型组(0.81±0.17)、扶阳祛邪方组(0.62±0.12),以模型组TLR4蛋白灰度值最高、其次为扶阳祛邪方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面积及体积百分比以模型组最高、其次为扶阳祛邪方组,假手术组未出现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阳祛邪方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Bcl-2细胞数及下调Bax、Caspase-3细胞数和TLR4蛋白表达而具有调控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对保护缺血区域脑神经、减少脑梗死体积等发挥着积极效应。

    2023年01期 v.4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青龙汤对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敏哮喘小鼠RhoGDI2/GRK2/β-arrestin信号传导的影响

    张岩;宋桂华;于素平;吕伟刚;豆文文;郭彦荣;陈小松;张冰雪;周鸿雲;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对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减敏哮喘小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青龙汤组(中药组)、地塞米松组及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中药加地塞米松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用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及沙丁胺醇反复刺激来进行造模。造模后自激发第1天起,小青龙汤组每天灌服小青龙汤0.76 g/100 g,地塞米松组每天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07 mg/100 g,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每天灌服小青龙汤及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剂量同前,连续7 d。末次给予OVA激发后24 h,采用EMK动物肺功能测量系统监测各组小鼠的气道阻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逆转录PCR(RT-PCR)分别检测肺组织中β_2-AR、Rho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RhoGDI_2)、β-AR激酶(GRK_2)、β-抑制蛋白(β-arrest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β_2-AR、RhoGDI_2、GRK_2、β-arrestin含量。结果 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β_2-AR减敏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浸润,各级支气管管壁显著增厚,管道狭窄,且较空白组的病理表现明显加重,经给药后均有不同减轻,以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最优;小鼠气道阻力测定显示随着乙酰甲胆碱(Mch)给药浓度的增加,模型组气道阻力较空白组逐渐增加,给药后各组均有下降趋势,以中药加地塞米松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肺组织中β_2-ARmRNA及β_2-AR的表达明显下降,经药物干预后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肺组织中β_2-ARmRNA的表达以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最优,而小青龙汤与地塞米松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小鼠肺组织中RhoGDI_2、GRK_2、β-arrestin及它们的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经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小青龙汤组、地塞米松组及小青龙汤加地塞米松组中RhoGDI_2、GRK_2、β-arrestin及它们的mRNA的表达均下降(P<0.05),且小青龙汤组与地塞米松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青龙汤对β_2-AR减敏哮喘小鼠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肺组织β_2-AR的表达及RhoGDI_2/GRK_2/β-arrestin信号传导来实现,且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

    2023年01期 v.41 29-34+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芪黄降糖护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损伤的延缓作用研究

    袁怡;陆俊锋;赵静;徐子寒;

    目的 探讨芪黄降糖护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损伤的延缓作用。方法 以2018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调脂以及降蛋白尿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片治疗,0.15 g/次,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黄降糖护肾方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口渴喜饮、四肢乏力、面色■白、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和胸痹胸痛),肾功能相关指标(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胱抑素C (cystatin C,CysC)和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为89.13%(41/46),对照组治疗总疗效为71.74%(33/46),研究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口渴喜饮、四肢乏力、面色■白、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和胸痹胸痛等评分有所降低。在降低幅度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等评分有所降低,肾小球滤过率较治疗前升高。在改善幅度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β2-MG、CysC较治疗前降低,在改善幅度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黄降糖护肾方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可降低阴两虚兼血瘀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纤维化方面优势显著,和厄尔沙坦片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2023年01期 v.41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羌活秦艽方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MMPs水平影响

    李顺;莫南文;李勤勇;

    目的 探讨羌活秦艽方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属(matrix mettallo-proteinases, MMP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医院收治的RA患者11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羌活秦艽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炎症因子和MMPs水平变化,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屈伸不利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屈伸不利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R、RF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ESR、RF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IL-6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MP-2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53/57)高于对照组(73.69%,42/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7.02%,4/57)少于对照组(22.81%,13/57)(P<0.05)。结论 羌活秦艽方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MMP-2和MMP-9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2023年01期 v.4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乐;姜俊杰;战杨;张晶;梁翌;

    目的 探讨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瘙痒程度(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SI评分和瘙痒VAS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48/62),高于对照组[58.06%(36/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皮损、关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可能是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2023年01期 v.4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复方益糖康改善db/db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

    于嘉祥;张瀚文;于睿;韩雪莹;张文顺;安继仁;曲超;冀天威;姜楠;吕雪辉;杨宇峰;石岩;

    目的 研究db/db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复方益糖康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 9周龄健康雄性SPF级db/db小鼠16只、db/m小鼠8只,分别设置模型组、益糖康组、空白组,益糖康组使用30 g·kg~(-1)·d~(-1)的中医复方益糖康煎剂进行灌胃,其余两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5周后进行取材,分离各组小鼠的骨骼肌组织。所有样本经TMT 10标试剂进行标记定量、蛋白酶解、TMT肽段标记与肽段分级、LC-MS/MS分析后,用数据库检索方法确定差异蛋白,并进行生信分析。结果 所选取的样本稳定,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与db/m正常小鼠相比,db/db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总共导致Amd1、Serpina1e、Sorbs3、Fabp4、Myl3、Upf2等109个蛋白的表达变化,涉及了糖酵解、脂肪酸氧化、ATP的合成及供能等生物过程及PPAR、支链氨基酸代谢等信号通路;中药复方益糖康可以改善db/db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总共涉及了Pcolce、Pgk2、Trip11、Tmem41b、Mrps9、Bola2等49个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调节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等通路实现;中药复方益糖康可以产生心血管受益,并能缓解由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导致的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结论 db/db小鼠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理想模型,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精准发现相关差异蛋白,结果较权威;脾虚导致的骨骼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发病的原因之一;中药复方益糖康可以对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异常的生物过程起到纠正作用,与健脾修复线粒体损伤、促进线粒体自噬有关;整个实验过程筛选的差异蛋白及所涉及的生理病理变化是课题组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023年01期 v.41 46-51+2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李风华;王艺蓓;杜宇忠;苏洁;吕圭源;俞静静;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柑橘类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 分别给予氯化钠溶液和多甲氧基黄酮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的活动、饮食、饮水、体质量、死亡等情况,用加权回归法(weighted regression method, Bliss)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_(50))及95%置信区间。结果 多甲氧基黄酮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多甲氧基黄酮对存活小鼠饮食、饮水及体质量无明显影响。通过Bliss法计算得多甲氧基黄酮的LD_(50)为3.561 g/kg,表现出一定的毒性,LD_(50)的95%置信区间为2.258~6.451 g/kg;回归方程为Y (Probit)=-1.034+1.874 lgD。结论 多甲氧基黄酮具有一定的毒性,且脏器指数与病理观察显示毒性主要表现在血液血管方面,主要作用在肝、脾和肾脏,其毒性与给药剂量相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2023年01期 v.41 52-57+269-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0K]
    [下载次数:1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乌头配伍芍药干预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虞跃跃;崔建美;王萌;杨雨旸;武淑娟;李继安;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以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为核心,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的临床常见病。乌头配伍芍药作为张仲景治疗本病的经典药物组合,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重点对乌头与芍药配伍的药效学机制及其治疗OA的可能作用途径进行梳理,分析并总结乌头配伍芍药干预OA的机制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总结出乌头配伍芍药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配伍的抗炎镇痛机制,展望乌头配伍芍药调整关节稳态失衡可能涉及到NF-κB信号通路和Ihh-Gli信号通路,提出乌头配伍芍药干预OA可能与其调节关节免疫紊乱有关,以期对于揭示乌头配伍芍药治疗OA的客观内在规律,阐明乌头配伍芍药治疗OA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增加事实依据。

    2023年01期 v.4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加味甘草干姜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运用分析

    章蕾;陈春晖;王珏;方旭;李小芳;童熹;

    目的 研究分析加味甘草干姜汤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运用前景。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间于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44例确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甘草干姜汤,全部治疗1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疼痛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溃疡疼痛程度,对比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溃疡面直径大小及平均溃疡消失的时间,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患者随访1年内口腔溃疡复发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平均溃疡恢复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积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平均溃疡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6月及1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甘草干姜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显著改善口腔溃疡症状及脾胃虚寒等病证,并且对于降低复发率有显著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3年01期 v.41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涤痰开郁理论分析岳仁宋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实践探索

    朱禹;岳仁宋;黄菊;王华玲;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帕金森病患者数量日益增长。药物的不良反应、病程的持续进展、沉重的心理、经济负担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中医对于帕金森病治疗的优势逐渐显现,从“涤痰开郁”理论出发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提出帕金森病常见症状如震颤、强直、疲倦等的病机核心为气郁痰伏,并据此病机定治法,明识本病中“涤痰开郁”法及其代表方白金丸的应用精髓所在,以期为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1期 v.4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热药知母及其配伍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效应机制分析

    宋楠楠;刘超;姚锐;张晓菊;姜睿斌;董晓静;李锋;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肾脏血流异常、糖脂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且各机制间相互影响。现代医学多采用控制糖脂及血压等方式治疗DN,患者需长期服药、经济负担重且不良反应大,但无法从根本上避免DN进展。而中医药防治DN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多途径的复合效应,可标本兼顾,呈现出降脂、降黏、抗炎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能延缓DN进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提高其生活质量。DN病始阴虚燥热,中期热耗精津,后期瘀水并见,热邪贯穿疾病始终,中医多采用清热养阴兼活血的治法防治DN进展,疗效确切。知母性寒、味甘苦,擅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临床用于防治DN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含有芒果苷、知母皂苷和知母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常与石膏、黄柏及葛根相须配伍,也用于白虎汤、知柏地黄丸等经典复方,可显著降低DN患者糖脂及尿蛋白、减轻其临床症状。知母的单体-芒果苷,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临床常与石膏相须配伍,但此药对防治DN的文献较少。因此,还需研究更多中药单体、药对及复方防治DN的机制。基于清法学说及DN病因病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知母及其配伍防治DN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理论支撑。

    2023年01期 v.41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加味圣愈汤在分娩会阴Ⅱ度裂伤产妇伤口愈合及预防瘢痕形成的应用价值

    李筠;董福云;陈传燕;王哲;

    目的 对加味圣愈汤对分娩会阴Ⅱ度裂伤产妇伤口愈合及预防瘢痕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产科阴道分娩的导致会阴深Ⅱ度裂伤20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缝合、术后创面消毒等手段治疗,中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晚各服用加味圣愈汤1次,连续5 d。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会阴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级别、产后第1天和第3天外周血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患者体温及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指标水平,观察两组产妇产后1年的裂口处瘢痕形成率、瘙痒率、性交疼痛率及产妇对裂口愈合的外观满意度。结果 产后第1天,两组产妇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天、第5天,对照组产妇的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高于中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产妇会阴裂口处愈合时间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产妇会阴裂口处愈合级别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1天、产后第3天,中医组和对照组的体温、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1天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天,中医组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产后1年的裂口处瘢痕形成、愈合处瘙痒、性交疼痛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的产妇产后1年对于裂伤处愈合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加味圣愈汤在阴道分娩致会阴深Ⅱ度裂伤治疗有着减轻疼痛、炎症反应及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且提高了产妇满意度。

    2023年01期 v.4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药方剂内服、外用对手部屈肌腱Ⅱ区断裂伤术后粘连的效果观察及对IL-6、IL-12、CRP水平的影响

    赵琳莉;陈琳;李文;许玉林;梁杰;毛海郦;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内服、外用对手部屈肌腱Ⅱ区断裂伤术后粘连效果观察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6月接受手部屈肌腱Ⅱ区断裂伤修复术且发生术后粘连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口服及舒筋通络方熏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手灵巧度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和治疗安全性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minnesota manual dexterity test, MMDT)放置时间、翻转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IL-12和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方剂内服、外用对手部屈肌腱Ⅱ区断裂伤术后粘连的效果更佳,能够更好地改善手功能,减轻炎症,并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23年01期 v.41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影响

    郑昊龙;翟亚荣;吴瑶;孟嘉伟;马艺鑫;吕美君;宋囡;隋国媛;杨关林;贾连群;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小鼠肠道菌群及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调控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低、中、高剂量组,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化瘀祛痰方不同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30 d后16S rDNA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变化;HE染色观察肠黏膜屏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肠道内容物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含量;Western blot法及Realtime RT-PCR法检测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Occludin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及放线菌门比例升高,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的比例降低;毛螺菌属(f-Lachnospiraceae)、梭菌目(o-Clastridiales)、梭菌属(c-Clastridia)、脱硫弧菌科(f-Desulfovibrionaceae)、脱硫弧菌目(o-Desulfovibrionales)丰度存在差异。模型组小鼠HE染色显示,肠上皮细胞上皮下间隙增宽,大片绒毛脱落,固有层裸露;血清及盲肠内容物LPS水平升高(P<0.05或P<0.01);肠道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P<0.05或P<0.01)。化瘀祛痰方干预后,肠上皮细胞上皮下间隙变窄,绒毛脱落减少;血清及盲肠内容物LP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 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节ApoE~(-/-)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炎性介质LPS释放入血,从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023年01期 v.41 81-85+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9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C-MS定性分析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评价香附不同部位药用价值

    纪亮;雷敬卫;张维方;李莹莹;贾豪;

    目的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graphy, GC-MS)和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技术,探讨香附不同部位(花、茎、根、须)间化学成分变化和含量差异,为非药用部位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GC-MS技术研究香附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分布情况,借用HPLC对4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含量测定,完成对香附不同部位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部位共检测到49个化学成分,其中花部共指认20个成分,茎部共指认17个成分,根部共指认38个成分,须部共指认17个成分;不同部位共存在8个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花部与根部8种成分相对含量均接近;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花部与根部的香附烯酮、α-香附酮和阿魏酸含量接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个产地花部与根部可聚为一类。结论 花部与根部化学成分较为接近,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该结果为香附非药用部位的合理利用和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023年01期 v.41 86-91+27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收载矿物药及含矿物药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分析与探讨

    王开心;刘曼婷;彭胡麟玥;许煜晨;蔡梦如;曲昌海;董晓旭;尹兴斌;倪健;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药材及饮片”部分和“中成药”部分收载的矿物药、含矿物药中成药的品种、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矿物药中含有的阳离子种类(汞、钙、镁、钠、铁、砷、铝及其他8类)将含矿物药的中成药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对矿物药的入药方式、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以及毒性矿物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含矿物药的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控制的现状和不足,整理了“药材及饮片”部分中未收载但中成药处方中含有的矿物药品种(9种),希望能够为进一步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的矿物药品种提供参考。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希望能够全面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一部中矿物药、含矿物类中成药的质量控制现状,为矿物药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借鉴,为更加科学、完整地评价矿物药、含矿物药中成药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1 92-98+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穿山龙总皂苷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肺纤维化

    吴晓东;徐胜梅;杨智华;梅丽艳;王茂杰;陈秀敏;韩凌;黄闰月;

    目的 探讨穿山龙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rhizoma dioscoreae nipponicae, TSRDN)在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A-ILD)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治疗可能性和潜在机制。方法 在DBA/1小鼠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模型中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建立新的体内RA-ILD模型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体外模型中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RA-ILD肺纤维化的药理作用和可能机制。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小鼠踝关节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Masson染色用于检查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MTT法用于检测穿山龙总皂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B)、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IF)等方法分析TGF-β/Smad途径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穿山龙总皂苷可以改善BLM诱导的RA-ILD小鼠肺功能,减轻肺组织和关节的病理变化。在体外,穿山龙总皂苷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和mRNA表达。此外,穿山龙总皂苷在体外和体内降低了由TGF-β1激活的p-Smad2/3的表达。结论 穿山龙总皂苷可以减轻RA-ILD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Smad通路实现的。

    2023年01期 v.41 99-102+281-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丹参抗肝癌潜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丘佩容;邓鑫;陈泽山;杨贻铃;莫丹娥;龚妙虹;庄烁琳;

    肝癌是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其病因隐匿,难以在早期诊断,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不断上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肝移植、全身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带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良反应。通过阅读国内外文献发现,丹参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肝癌的作用,包括促进肝癌细胞分化和凋亡、降低肝癌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抑制血管生成、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耐药性以及减少不良反应等。就丹参发挥抗肝癌的潜在机制进行了论述,旨在为丹参治疗肝癌类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023年01期 v.4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细胞信号通路探讨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陈双兰;刘青松;张怡;谢子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病变累及结直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特发性炎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涉及遗传,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细胞信号通路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UC的相关通路,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中药复方治疗UC的机制主要涉及以下5条通路,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activator of tran-ions, STAT)信号通路、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s)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 PI3K)与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Akt)信号通路。中药复方通过调节多通路下的细胞间分子信息传递,发挥保护肠黏膜屏障、调控机体免疫反应、调节细胞因子等作用,对UC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同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多机制、多途径的优势。

    2023年01期 v.41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慢性疲劳综合征影像学检测研究进展

    谢芳芳;姚斐;许家佗;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以疲劳症状为主的证候群,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CFS缺少实验室检查等有效证据,临床表现多以患者的主观陈述为主,易被忽略和误诊。因此,能够客观反映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对CFS的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尤为重要。从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fMRI)、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方面概括CFS客观影像检测手段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索能够客观反映疲劳程度的检测方法以及规范化的疗效评价标准,为CFS的诊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023年01期 v.41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水蛭及其复方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张梦帆;麻玉成;琚玮;张运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又称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活血化瘀药水蛭具有多组分、多功效、多靶点的特点。为明确水蛭及其复方制剂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特归纳了中药水蛭、水蛭有效成分、水蛭药对以及含水蛭复方及其制剂在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一些关键病理环节,包括抗凝、抗血栓、抗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和血脑屏障等。指出了水蛭及其复方制剂在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以期为水蛭及其复方制剂在临床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时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1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进展

    李琇莹;朱琦;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中已有长足进展。网络药理学作为系统性结合特定信号节点进行多靶点药物分析设计的新学科,目前已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基于中药复方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以及中药复方的可靠疗效,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已为大势所趋。整理了网络药理学常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时综述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旨在为后续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马建福;王豆;李涛;陈灼;范明东;李焱;闫咏梅;

    天麻作为我国传统药材历史悠久,其功可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等,是药食同源的名贵药材。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天麻素等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营养神经、抗抑郁、抗惊厥等多种作用。其中抗氧化应激、抗炎、保护神经元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功效。就天麻及其有效成分对偏头痛、帕金森病、癫痫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天麻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1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1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琴 ;杨进锋 ;杨玉涛 ;马武开 ;姚血明 ;黄颖 ;宁乔怡 ;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多关节侵蚀性、对称性发病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手术治疗以及其他疗法,其中中医药物治疗主要有含生物碱类的青风藤碱、乌头碱,含苷类的雷公藤多苷和白芍总苷等。西药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缓解病情进展,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质激素、生物制剂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药物及其他治疗方式效果,且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导致功能障碍,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式手术、关节镜下手术、关节置换术、关节腔灌洗术等。就近年来中西医临床治疗RA临常用药物及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中西医药物及手术治疗RA提供临床参考。

    2023年01期 v.4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淫羊藿及其药对研究进展

    付佳琪;于栋华;卢芳;于纯淼;陈平平;王宇;刘树民;

    淫羊藿作为临床常用中药,近年来围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药对、传统淫羊藿药对配伍实验研究、淫羊藿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等方面开展的现代研究,为系统揭示含淫羊藿药对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其配伍应用的科学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淫羊藿药对的现代研究现状与进展及淫羊藿药对配伍理论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和方法,为淫羊藿药对使用规律,配伍理论、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新方向与新思路。

    2023年01期 v.41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牛膝及其有效成分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杨正汉;赵继荣;王兴盛;蒋鹏;杨涛;马俊飞;陈倩文;张天龙;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量不断急剧上升,并趋显年轻化趋势。牛膝作为我国医学典籍中的上等药材,其补肝肾、强筋骨作用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推崇,其皂苷类、甾酮类与槲皮素等主要化学成分,通过细胞水平、免疫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Akt通路及ERK通路、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达到在椎间盘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对牛膝及其有效成分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最新综述,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

    2023年01期 v.41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0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建中—理中—补中”代表方在临床治疗双心疾病中的应用

    徐宁阳;任路;谷松;刘悦;杨关林;

    双心疾病作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疾病,经典方剂在其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小建中汤、理中丸(人参汤)、补中益气汤作为强健中气、温理中阳、补益中焦即“建中、理中、补中”的代表方剂,在治疗双心疾病中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分别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的角度整合分析,发现经方可以分别从太阳经、太阴经、少阳经论治,并从气血虚实阴阳的八纲辨证角度系统分析其治疗的理论作用,创新了传统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疾病中的应用思路与角度,为中医药在治疗双心疾病中提供新的思路与思考。

    2023年01期 v.41 148-150+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苍术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概况

    刘思佳;姚杰;宋雪;何录文;孟祥才;

    我国共有茅苍术、北苍、白术、关苍术、朝鲜苍术和鄂西苍术等5种苍术属植物,苍术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对苍术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发现苍术属大致可分为三类:茅苍术及北苍术成分的挥发油以苍术素、β-桉叶醇为主;白术的挥发油以苍术酮、白术内酯类为主;朝鲜苍术和关苍术位于二者之间,朝鲜苍术更接近苍术,关苍术更接近白术。探究不同基源苍术的亲缘关系与其功效之间的联系,为苍术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23年01期 v.41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3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6 ] |[阅读次数:0 ]
  • 经典名方吴茱萸汤研究进展

    蔡梦如;董晓旭;朱荣玥;吴慧敏;胡雪凌;刘晶;付婷婷;尹东阁;王开心;尹兴斌;倪健;

    吴茱萸汤来源于《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吴茱萸汤具有镇痛、止呕、止泻、降压、抗胃溃疡、抗抑郁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则大多通过加减或联合西药用于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失眠、烦躁、局部疼痛等疾病,与古代临床应用基本一致。从化学成分与分析方法、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吴茱萸汤研究进展,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及研究方向,以期为吴茱萸汤的现代开发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

    2023年01期 v.41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中医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防治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进展

    韦熔煌;蒙华莹;李超;秦艳琴;谭金晶;谢胜;

    胃肠激素是从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释放的肽,又称胃肠肽,对胃肠运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自1902年第1种胃肠激素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关注只增不减。迄今为止,已有超过40种胃肠激素和活性肽为科学家所发现和鉴定,极大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功能性胃肠病是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对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将从中医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进行综述。

    2023年01期 v.41 160-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HPLC结合化学计量法对西洋参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差异分析

    毛英民;于文杰;李佳奇;黄宝泰;赵大庆;齐滨;刘莉;

    目的 对西洋参不同部位中10种人参皂苷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比较西洋参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存有的差异。方法 使用HPLC法对含有的人参皂苷进行测定,对结果做热图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 测得10种人参皂苷含量的和:西洋参花>西洋参叶>西洋参须根>西洋参果肉>西洋参芦头>西洋参侧根>西洋参主根>西洋参茎>西洋参籽,西洋参各部位主要含有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其中又以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为主;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Ro在西洋参的地下部位含量较高,在芦头中含量最高;奥克梯隆型人参皂苷F11在西洋参地上部位的花、叶、果肉中含量较高;造成西洋参不同部位差异的差异性标记物为人参皂苷Rb3、F11、Re,西洋参茎中未检测到人参皂苷Rc,西洋参果肉中未检测到人参皂苷Ro、Rb1,西洋参茎中未检测到人参皂苷Rg1、Ro、Rb1、Rc;人参皂苷Re、Rb3、F11在西洋参叶和西洋参花中含量较高。结论 西洋参的各个部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一些非药用部位含有的人参皂苷也很多,例如西洋参花、叶、果肉,可以为其在临床研究和人参皂苷的制备上提供依据,保证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

    2023年01期 v.41 165-170+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抗肺纤维化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丽;王占黎;王素华;靳敏;

    肺纤维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肺间质组织异质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目前,抗纤维化治疗还没有特效药,而许多天然产物已显示出对肺纤维化疾病的潜在治疗作用。而多靶点、不良反应较小的优势使天然产物抗肺纤维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整理国内外近5年相关文献,综述了天然产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调整细胞自噬等途径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的机制。

    2023年01期 v.41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省级项目平台

  • 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胡颖;王鸿;赖华梅;沈丹丹;

    目的 评价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 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石斛消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组织评分、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结局指标(PRO)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76%,48/58)(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萎缩程度、肠化程度、HP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和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PR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体内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发挥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023年01期 v.41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5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小续命汤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作用

    赵光峰;刘德浪;许玉皎;王家艳;王君;

    目的 考察小续命汤结合常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小续命汤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各组脑水肿变化情况(脑水肿扰动吸收),颅脑CT观测梗死灶周围低密度容量。结果 实验组明显改善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27,P<0.05;χ~2=8.459,P<0.01);实验组第7天和第14天梗死灶周围低密度容积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t=3.134,P<0.01;t=7.067,P<0.01),实验组第7天和第14天脑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5.576,P<0.01;t=3.971,P<0.01);治疗后,实验组S-100β、NSE、MBP和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t=8.050,P<0.01;t=10.463,P<0.01;t=5.700,P<0.01;t=8.341,P<0.01)。结论 小续命汤结合常规治疗可缓解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程度,保护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3年01期 v.41 17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基于Caspase-1/IRAKs/NF-κB信号通路的健脾治法对肝癌大鼠抑制作用及机制分析

    蒋筱;罗淑娟;卓少元;

    目的 分析基于Caspase-1/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nterleukin 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 IRAK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健脾治法对肝癌大鼠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90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研究组,各30只,模型组、研究组均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诱导原发性肝癌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建模16周后给予研究组健脾治法处理。对比3组大鼠建模16周后、建模18周后、建模20周后肝功能、肝脏病理学及肝细胞Caspase-1、IRAKs、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变化,分析健脾治法的肝癌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 对照组建模16周~建模20周脏器指数,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 ALT)、Caspase-1、IRAK-1、IRAK-4、NF-κB mRNA表达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研究组建模16周后脏器指数,AFP、AST、ALT,Caspase-1、IRAK-1、IRAK-4、NF-κB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建模18周、建模20周后脏器指数,AFP、AST、ALT,Caspase-1、IRAK-1、IRAK-4、NF-κB mRNA表达均高于建模16周(P<0.05);研究组建模18周、建模20周脏器指数,AFP、AST、ALT,Caspase-1、IRAK-1、IRAK-4、NF-κB mRNA表达均低于建模16周(P<0.05)。与建模16周相比,模型组建模18周、建模20周肝脏组织病变程度升高,研究组建模18周、建模20周肝脏组织病变程度降低(P<0.05)。结论 肝癌发生发展伴随着Caspase-1、IRAKs、NF-κB信号通路增强,基于健脾治法对肝癌大鼠进行干预,能够抑制Caspase-1、IRAKs、NF-κB信号通路,从而改善肝癌大鼠肝功能、缓解肝脏病理学改变。

    2023年01期 v.41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鸦胆子联合抗血管生成药对Ⅲ/Ⅳ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潘新平;田立;

    目的 探究鸦胆子油乳联合抗血管生成药对Ⅲ/Ⅳ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Ⅲ/Ⅳ期肝细胞癌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经肝化疗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鸦胆子油乳治疗,比较两组实体瘤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ALT、TBIL、AST、ALB)、免疫功能(CD~+_3、CD~+_4、CD~+_4/CD~+_8、NK细胞)、血清恶性生物学指标(VEGF、ICAM-1、AFP-L3、MMP)、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2例死亡,对照组3例死亡,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观察要求的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分别有41例、39例,其中试验组病情控制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05%vs 56.41%、65.85%vs 41.03%,P<0.05);治疗后两组胁痛、乏力、腹胀、消瘦、纳差等中医症状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思维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NK等免疫细胞比例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CAM-1、AFP-L3、MMP-2、MMP-9等恶性生物学指标含量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治疗Ⅲ/Ⅳ期肝细胞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恶性生物学指标含量,提高临床疗效。

    2023年01期 v.41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

    楼红侃;许旻鸣;方剑利;高麟超;

    目的 探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保护机制。方法 制作兔OA模型,建模4周后,不同剂量的PDG干预5周;1周后取膝关节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番红染色)并行Mankin评分;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Aggrecan/collagen type II和MMP-1/MMP-3/MMP-13/TIMP-1的表达;ELISA/qRT-PCR检测各组兔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的表达;TUNEL检测各组兔子软骨组织中软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免疫组化/q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PI3K/Akt通路(PI3K、p-PI3K、Akt、p-Akt),以及Bcl-2,Bax等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3周后,模型兔出现关节强直样改变。PDG局部注射给药可缓解关节肿胀,缓解炎症反应。PDG给药可有效降低模型兔的炎症指标。PDG可能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软骨下骨形成有促进作用。PDG高剂量组的软骨破坏程度相对较轻,Akt信号通路在该模型中被激活。结论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PI3K/Akt信号介导了该保护机制。

    2023年01期 v.41 190-193+286-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的疗效及血脂、MCP-1变化研究

    李光智;林称心;廖梅;惠慧;汪云鑫;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变化。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汤剂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分析常规组和汤剂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汤剂组硝酸甘油用量(7.64±2.11)mmol/L少于常规组(9.75±1.96)mmol/L,总有效率(94.55%,52/55)高于常规组(81.82%,4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汤剂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6.12±2.12)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MCP-1、血栓素2(thromboxane, TXB2)、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汤剂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1.52±0.28)mmol/L]水平高于常规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3.20±0.76)mmol/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1.35±0.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2.28±0.42)mmol/L]、MCP-1[(52.03±9.14)pg/mL]、TXB2[(82.75±10.65)pg/mL]、hs-CRP[(8.01±2.12)mg/L]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MCP-1、TXB2、hs-CRP的表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2023年01期 v.41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秦皮苷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尉飞;王湘雨;刘志勇;

    目的 探究秦皮苷对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的作用,并分析可能的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秦皮苷低、中、高剂量组(10只·组~(-1)),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建立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模型,并于建模成功后,秦皮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10、20、40 mg·kg~(-1)秦皮苷溶液灌胃处理(连续7 d),模型组及对照组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处理。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aO_2);苏木精-伊红(HE)染色、胶原纤维(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小鼠肺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中PaCO_2活性、肺纤维化评分、肺组织中p-Akt/Akt、HIF-1α、CollagenⅢ蛋白水平均升高,SaO_2、PaO_2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秦皮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液中PaCO_2活性、肺纤维化评分、肺组织中p-Akt/Akt、HIF-1α、CollagenⅢ蛋白水平均降低,SaO_2、PaO_2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 秦皮苷能够改善肺炎克雷伯菌所致重症肺炎大鼠肺组织损伤及纤维化,可能是通过抑制Akt/HIF-1α通路活化抑制胶原沉积实现的。

    2023年01期 v.41 197-200+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蛇床子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

    张玲;李明;林红;

    目的 分析蛇床子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k基因结合核因子(nuclear factor-k-gene binding,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50只雄性健康SPF级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共5组;大鼠利用丝裂霉素联合肾脏切除术构建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低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1 mg/kg蛇床子素生理盐水溶液,中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10 mg/kg蛇床子素生理盐水溶液,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50 mg/kg蛇床子素生理盐水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记录各组大鼠治疗过程中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24 h检测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24 h尿蛋白总量(24 h-protein, 24 h-Pro)、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取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及Masson染色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蛋白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检测组织中NF-κB p50、NF-κB p65及NF-κB信使核糖核酸(NF-κB 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NF-κB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NF-κB p50、NF-κB p65及NF-κB蛋白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24 h饮水、24 h饮食及24 h尿量、SCr、24 h-Pro、BUN、FBG、IL-1、IL-6、IL-8、TNF-α、ICAM-1存明显差异,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分析发现,随使用剂量增加各组大鼠体质量也明显升高,24 h饮水、24 h饮食、24 h尿量、IL-1、IL-6、IL-8、TNF-α、ICAM-1、SCr、24 h Pro、BUN、FBG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NF-κB p50、NF-κB p65蛋白及mRNA存明显差异,且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分析发现,随使用剂量增加各组大鼠NF-κB p50、NF-κB p65蛋白及mRNA也明显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大鼠肾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其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偶尔可见少量红细胞,无或轻度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囊内血浆蛋白渗出率较低,可见系膜基质轻度增多,肾小球轻度肥大,少见或不见糖原沉积,系膜区轻度增宽,少见或不见肾小管空泡变形,给药后大鼠病理检测结果显著优于模型组。结论 蛇床子素可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并改善大鼠病理改善特征。

    2023年01期 v.41 201-205+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9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对老年骨质疏松骨强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符芳盈;王隆辉;刘立柱;韩鹏定;

    目的 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碳酸钙D3和阿法骨化醇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强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88例。在尊重患者以及家属个体意愿的基础上,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时间设定为6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骨密度情况、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医症状评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骨质疏松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腰椎L_(1-4)、股骨颈的骨密度、CRP、TNF-α、中医症状评分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腰椎L_(1-4)、股骨颈的骨密度均增高,CRP、TNF-α、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腰椎L_(1-4)、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CRP、TNF-α、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在常规碳酸钙D3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可进一步提升骨密度,改善血清炎症因子和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3年01期 v.41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金骨莲胶囊联合甲钴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疼痛递质及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

    施星臣;贺彦玢;滕月鹏;

    目的 探究金骨莲胶囊联合甲钴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递质及腰椎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门诊及部分住院患者中的1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金骨莲胶囊。观察组两组患者血清中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P物质(substance P,SP)、5-羟色胺(5 serotonin, 5-HT)、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itde, CGRP),前列腺E_2(dinoprostone, ProstinE,PGE_2)水平状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 VAS)对患者进行主观上疼痛评分,运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评估患者的腰椎功能,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变化,及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PY、CGRP、PGE_2、SP、5-HT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0 d、60 d,观察组NPY、CGRP、PGE_2、SP、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 d、60 d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主要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JOA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60 d观察组主要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JO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观察组OD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D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61%,5/55)略高于观察组(9.09%,5/52)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09%,49/65)略高于对照组(80.76%,42/52),但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骨莲胶囊联合甲钴胺对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疼痛递质NPY、SP、5-HT、CGRP、PGE_2水平有显著功效,且能够改善和加强腰椎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2023年01期 v.41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平肝熄风汤结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临床疗效观察

    徐日明;梁美珍;杨文秀;

    目的 探究平肝熄风汤结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103例眩晕(肝阳上亢型)患者(2018年5月—2020年3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51例患者氟桂利嗪治疗,予以观察组52例患者氟桂利嗪+平肝熄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变化、视觉眩晕模拟量表(visual vertigo analogue scale, VVAS)评分变化及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 VSI)变化、头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变化、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以及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 UmALB)水平变化、治疗不良反应情况与1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50/52)、84.31%(43/51),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VVAS评分及VSI评分、DHI评分、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 of vertebral artery, MV)及血管搏动指数(thepulsatility index, PI)、基底动脉MV及PI水平、Hcy及UmALB水平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VVAS评分及VSI评分、DHI评分、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椎动脉MV及PI、基底动脉MV及PI水平、Hcy及UmALB水平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舌脉象)积分、VVAS评分及VSI评分、DHI评分、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椎动脉MV及PI、基底动脉MV及PI水平、Hcy及UmALB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80%(5/51)、0.00%(0/52),观察组更低(P<0.05);对照组患者1年复发率(7.84%,4/51)高于观察组患者(0.00%,0/52)(P<0.05)。结论 平肝熄风汤结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肝阳上亢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较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少,1年复发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2023年01期 v.41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邵宇飞;安学雷;张庆博;于艳辉;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 纳入共计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9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 NIHSS)、脑血流灌注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发症、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内皮素(endothelin, E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变化、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 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评分变化、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 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35/4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面积、NIHSS评分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等脑血流灌注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 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NO、VEGF、ET、CRP、IL-8、Barthel指数、FIM评分等指标比较,P>0.0,治疗后两组患者梗死面积缩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改善,CBV、CBF、MTT、FIB、HCT、PV、NO、VEGF、ET、CRP、IL-8等指标水平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缩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改善,CBV、CBF、MTT、FIB、HCT、PV、NO、VEGF、ET、CRP、IL-8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4.35%,2/46)低于参照组(17.78%,8/45)(P<0.05);研究组1例胃肠道反应,1例发热,参照组1例发热,1例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P>0.05。结论 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疗效佳,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2023年01期 v.41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扶正方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观察

    范韶玮;白英成;

    目的 探究参芪扶正方结合化疗(培美曲塞+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晚期贲门癌患者102例(2019年5月—2021年10月收治),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1例。对照组采取化疗(培美曲塞+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治疗基础上结合参芪扶正方治疗,数据观察:近期治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口干咽燥、自汗眩晕、五心烦热、少气懒言等)变化、患者生活质量上升率(Karnofsky, KPS)。结果 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32/51),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40/51),后者更高(P<0.05);观察组化疗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糖蛋白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及糖蛋白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口干咽燥、自汗眩晕、五心烦热、少气懒言等)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CA125及CA153、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口干咽燥、自汗眩晕、五心烦热、少气懒言等)均下降,较对照组,观察组CA125及CA153、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困难、口干咽燥、自汗眩晕、五心烦热、少气懒言等)均更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上升率(78.43%)显著高于对照组(58.82%)(P<0.05)。结论 参芪扶正方结合化疗(培美曲塞+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贲门癌临床效果显著,肿瘤得以抑制,症状缓解,化疗不良反应一定程度降低,安全性较高,且生活质量较好,值得应用。

    2023年01期 v.41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CF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造血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苏瑞真;郑思超;黄运英;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Docetaxel+Cisplatin+5-Fluorouracil, DCF)化疗方案对胃癌患者造血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来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DCF化疗方案,具体治疗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多字紫杉醇75 mg/m~2,第1~5天,静脉泵入5-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24 h;静脉滴注顺铂20 mg/m~2。1个治疗周期为28 d,共治疗4个周期。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50 mL/次,14 d为1个治疗周期。研究组患者持续治疗4个周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食少纳呆、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和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指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含量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并计算CD~+_4/CD~+_8,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食少纳呆、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和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食少纳呆、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和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指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含量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指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相关指标CD~+_3、CD~+_4、CD~+_8和CD~+_4/CD~+_8较治疗前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结合DCF化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人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明显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在肿瘤化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年01期 v.41 226-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LEP、ADP、Ins水平的影响

    崔耀辉;常陆春;李彭妮;候云霞;冀来喜;

    目的 研究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 SO)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leptin, LEP)、脂联素(adiponectin, ADP)、胰岛素(insulin, IN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诊治的108例脾虚湿阻型S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揿针疗法。两组持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臀围与体质量指数、脂肪因子指标、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具有一定疗效,且观察组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5.19%,46/54)(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LEP、ADP、Ins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揿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湿阻型SO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降低血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可推荐临床使用。

    2023年01期 v.41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毒素A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

    吉王琦;韩易;苗雯蓉;刘慧蕊;陈英;

    目的 评价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毒素A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注射肉毒素A治疗,依据肉毒素治疗成人肢体肌肉痉挛指南建议,用B超监测靶肌肉,并在B超的引导下肌腹部进针,依据肌群大小及痉挛程度选择剂量。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经解痉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自汗、面色?白、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运动评估量表(the motor Assessment Scale, MA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el-meyer, 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assachusetts broadband institute, MBI)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4 d的治疗,两组患者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感觉减退、自汗、面色?白、气短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4周后和治疗后4周的上肢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经解痉汤结合肉毒素A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2023年01期 v.41 234-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循经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效果研究

    胡茜莹;刘亚玮;李海燕;崔彩虹;覃亮;韩晔;

    目的 探讨循经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对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式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0月椎动脉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患者150例,随机编号分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循经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和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的血流速度,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3%,61/75)低于观察组(93.33%,7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和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22.67%,17/75)与观察组26.67%(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经针刺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对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因子,而且安全性高。

    2023年01期 v.41 238-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激素及妊娠结局影响

    单丽华;王世帅;叶利群;

    目的 评价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患者的激素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回顾以2018年4月—2021年4月来医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本科室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或人工周期(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中药滋肾健脾养宫汤,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53例入对照组,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另53例入观察组,即人工周期治疗(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中药滋肾健脾养宫汤。观察治疗前后经期延长、月经量少、肥胖、神疲乏力和毛发增多等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妊娠率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高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睾酮(testosterone, 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健脾养宫汤结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机体内分泌水平,促进排卵,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治疗疗效。

    2023年01期 v.41 242-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性激素、炎性因子的影响

    林倍倍;黄宏丽;夏艳秋;董莉;

    目的 探讨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3例,参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61例,朱氏调经方),连续治疗6个月。以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LH/FSH)、中医证候积分为主要观察指标,睾酮(testosterone, 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 SHBG)、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uclear cell chemokine protein-1,MCP-1)为次要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1)经治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LH/FSH、T经治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LH/FSH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对照组T降低较治疗组更显著(P<0.05);两组SHBG经治疗均明显升高(P<0.01),但对照组SHBG值升高较治疗组明显(P<0.05)。(3)两组患者IL-6、TNF-α、MCP-1经治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MCP-1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朱氏调经方能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性腺轴功能,同时可以降低IL-6、TNF-α以及MCP-1水平,改善患者体内慢性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2023年01期 v.41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银杏叶片结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心室重构影响探究

    王颖超;李洪香;苏晓灵;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结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心室重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9年8月—2020年6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银杏叶片结合替格瑞洛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替格瑞洛治疗,数据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胸闷刺痛、胸部闷窒、心悸出汗、气短、倦怠懒言等)积分变化、并发症、治疗前后超声心室重构参数变化及心室重构生化指标变化、斑块稳定性指标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血浆型脑肽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了解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62%(44/47),参照组为78.26%(36/46),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率为4.26%(2/47),参照组为17.39%(8/46),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胸闷刺痛、胸部闷窒、心悸出汗、气短、倦怠懒言等)积分、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及左心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 LVRI)、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RVESV)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RVEDV)等超声心室重构参数、血清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23)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核转录因子кB(nuclear factor B,NF-кB)等心室重构生化指标、P选择素、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s K,CatK)及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human 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等斑块稳定性指标、IL-6及BNP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胸闷刺痛、胸部闷窒、心悸出汗、气短、倦怠懒言等)积分、LVMI、LVRI、RVESV、RVEDV、FGF23、CysC、MMP-9、NF-кB、P选择素、CatK、lox-1、IL-6及BNP水平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胸闷刺痛、胸部闷窒、心悸出汗、气短、倦怠懒言等)积分、LVMI、LVRI、RVESV、RVEDV、FGF23、CysC、MMP-9、NF-кB、P选择素、CatK、lox-1、IL-6及BNP水平等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6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0.00%,0/47)低于参照组(8.70%,4/46)(P<0.05)。结论 银杏叶片结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患者心功能恢复较好,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患者病情恢复好,值得应用。

    2023年01期 v.41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结合盐酸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随机对照研究

    李燕;郝巍;刘凤飞;张春雷;肖敬;刘婵;周娜;

    目的 研究针刺结合盐酸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9年3月—2020年6月在医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联合盐酸阿芬太尼麻醉以及针刺治疗。数据观察:两组患者进镜成功率、麻醉优良率、麻醉效果指标(置镜检查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麻醉前及麻醉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麻醉时期炎症因子水平情况、麻醉疼痛分级情况、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复查意愿率及肠镜检查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镜成功率均为100%(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置镜检查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言语应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水平均有所变化,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 DBP)、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 SBP)及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T0时间点炎性因子无统计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T0)两组hs-CRP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在T1、T2、T3时间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疼痛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复查意愿率及肠镜检查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刺结合盐酸阿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效果良好,患者麻醉效果佳,麻醉后恢复好,且炎症因子水平较低,对患者血流情况影响小,患者疼痛轻,麻醉不良反应少,查意愿率及肠镜检查满意率高。

    2023年01期 v.41 25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年第41卷第2期要目

    <正>~~

    2023年01期 v.41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华中医药学刊》稿约

    <正>《中华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刊物。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T1级优秀中医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辟有博士导师新论、国家项目点击、省级项目平合等栏目。本刊为月刊,A4开本,258页。中国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7717,CN 21-1546/R。本刊诚挚地邀请全国中医药界有识之士踊跃惠赐佳作。更欢迎惠赐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各种基金资助、攻关或重点项目,

    2023年01期 v.41 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9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