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博士导师新论

  • 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对胃寒证大鼠体温及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的影响

    秦华珍;马小宾;江芳静;蒙宏杰;陈卓尔;

    目的 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红豆蔻挥发油对胃寒证大鼠体温及交感神经-肾上腺轴的影响,探讨3味山姜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 取1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采用灌服冰知母水煎液复制胃寒证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高良姜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大高良姜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红豆蔻挥发油高、低剂量组,高良姜全成分高、低剂量组,大高良姜全成分高、低剂量组,红豆蔻全成分高、低剂量组。以干姜姜辣素为阳性对照,采用电子体温计测定肛温、红外热像仪测定大鼠上腹和中腹体温,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多巴胺(DA)、多巴胺-β-羟化酶(D-β-H)、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酯酶(AchE)、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胃寒证大鼠血清NE、ACTH、CRH、DA、D-β-H、AchE、17-OHCS含量均明显降低,5-H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除大高良姜挥发油低剂量组和红豆蔻挥发油组外,各组ACTH的含量显著升高;除高良姜低剂量组外,各组17-OHCS的含量显著升高;除高良姜和红豆蔻低剂量组外,各组CRH的含量显著升高;除大高良姜和红豆蔻低剂量组外,各组D-β-H的含量显著升高;除红豆蔻组外,各组DA的含量显著升高,5-HT的含量显著降低;除高良姜低剂量组外,AchE的含量显著升高;各给药组NE的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3味山姜属中药挥发油通过调节胃寒证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轴功能活动来调节机体体温,也体现出挥发油成分药性温热和山姜属中药的温热药性。

    2025年10期 v.4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行十态体质”构建与体质状态多维演化规律探讨

    谢胜;刘园园;彭柳莹;张丽敏;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强调通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早诊早治以提升健康水平。由于疾病种类繁多、观点错杂,病机往往呈现为“多元化”的势态,尤其重大慢病、疑难重症、复合共病更是与复合体质状态密切关联,故而从“体病相关”切入探讨是突破疾病预测、预防以及治疗瓶颈的关键。基于多年的研究提出“五行十态体质”创新观点;遵循“天人相应”规律,将传统六十甲子周期理论运用于体质状态研究,综合考虑五运六气交互承制、天干地支本属系统、正化对化、天地二甲子、运气的平气状态等关键因素对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的影响,运用传统“医算法”,依据“生克制化”“胜复郁发”“淫胜郁复”之气机升降特点,详细分析了基础体质与后天体质状态的关联;重视始生之时、疾病始发时、传变时、欲解时以及就诊时等不同节点的运气格局对人体的影响,以揭示体质特异性与相应系统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脏腑复合病机主、次标本的关系,预判健康状态与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机、病势演变,为临床疾病的预测、预防、个体化干预以及群体化防治提供指导思路。

    2025年10期 v.43 6-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中医中药

  • 基于“互联网+中医药”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构建研究

    幸享玲;王烨曼;陈璐瑶;张亚飞;杨欣宇;朱垚;陆明;

    随着糖尿病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个体化治疗和持续监测方面面临挑战。研究在梳理目前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所用的自动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舌诊及体质辨识系统、个性化中医药干预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中医药”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着力于通过结合先进的技术和中医药理论,实现精准的血糖控制,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药干预建议。该设备将目前已有的混合闭环胰岛素输注系统为基础,按照图像数据获取、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中医诊疗算法集成、预判模型训练等流程,构建AI舌诊及体质辨识系统和个性化中医药干预系统,实现设备下的三系统联动,期望为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人工体外胰腺设备提供思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智能化的应用与发展。

    2025年10期 v.43 15-1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8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中医药领域专业能力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对比研究

    张童;王一凡;王若佳;田甜;闫占峰;郭凤英;

    目的 评价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临床能力。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选择9个不同类别的大语言模型,构建知识能力和临床能力数据集,设计中医专业能力prompt,采用自动评估法与专家打分法对大语言模型进行测评,使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方法对比分析大语言模型的医学专业能力水平。结果 在知识能力评价中,零一万物(78.93)、智谱清言(77.91)、通义千问(77.22)表现最好,不同模型、不同科目、不同类型模型的知识能力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临床能力评价中,各模型生成回复的易读性较高(81.00),但正确性较低(74.86),其中文心一言的平均得分最高(85.40),5个维度分数均达到优秀水平(≥80);不同类型模型的临床能力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通用大语言模型在泛化性、易读性、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医学大语言模型在中医专科和中医问诊方面整体表现良好,未来大语言模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2025年10期 v.43 19-2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0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国家项目点击

  • 锁阳黄酮改善SAMP8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胡哲;宋嵬;王慧茹;张剑平;秦明凯;向桂珍;张士滨;闫旭升;贾建新;

    目的 探讨锁阳黄酮(Cynomorium songaricum flavonoids, CSF)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50只7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锁阳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d)]、多奈哌齐组。各剂量组给予锁阳黄酮对应剂量连续灌胃20 d,多奈哌齐组给予SAMP8小鼠多奈哌齐[0.71 mg/(kg·d)]灌胃20 d。给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评价空间学习记忆表现,脑组织取材后进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并计数;Western blot测定各组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醌氧化还原酶(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 MDA)的含量。结果 CSF显著增加了穿越平台次数与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减小了上台前路程和逃避潜伏期(P<0.05);锁阳黄酮增加了海马CA1区正常锥体细胞数量,改善了锥体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锁阳黄酮中、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组海马区Nrf2、Keap1、NQO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锁阳黄酮各剂量组、多奈哌齐组海马区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均明显增加(P<0.05),锁阳黄酮中、高剂量组及多奈哌齐组海马区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锁阳黄酮提高了SAMP8小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P<0.05),降低了MDA的含量(P<0.05)。结论 锁阳黄酮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相关。

    2025年10期 v.43 28-32+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1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后肩关节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侯太甫;殷恒斌;朱琼慧;陈利玲;魏贻强;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后肩关节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因肩关节损伤就诊于河南大学附属医院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针刺。比较两组的优良率、不良反应以及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范围、肩关节功能和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72/75)显著优于对照组(86.67%,65/75)(P<0.05)。干预2、4、6周时,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显著下调(P<0.05,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主动前屈角度和体侧外旋角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显著下调,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显著上调(P<0.01)。干预完成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9/75)相较于对照组(10.67%,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缓解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Arthroscopic rotator cuff repair, ARCR)术后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肩关节肌肉萎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10期 v.43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加味百合固金汤对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CD+4 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李洪智;高娴;曹小九;刘丹丹;李哲;

    目的 探讨加味百合固金汤对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CD~+_4 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结核病科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94例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接受2HRZE/4HRE抗结核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百合固金汤,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A(Immuno 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 IgM)]水平、CD~+_4 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两组病灶吸收情况、转阴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潮热、咽干、咳痰、盗汗积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CD~+_4 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灶吸收率及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百合固金汤治疗利福平敏感肺阴亏虚型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25年10期 v.43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调控线粒体蛋白通路的机制与疗效研究

    潘军伟;潘铨;罗晓风;

    目的 分析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其调控线粒体蛋白通路的机制。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46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血压水平、症状积分、氧化应激指标、线粒体融合蛋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为95.65%(44/46),远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眩晕、头痛、腰膝酸和五心烦热四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线粒体融合蛋白1(Recombinant mitofusin 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Recombinant mitofusin 2,MFN2)、OPA1视神经萎缩蛋白1(Autosomal dominant optic atrophy, ADOA)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其血压水平,通过增强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来延缓血管的衰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价值较高。

    2025年10期 v.43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4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六味地黄丸加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肉萎缩期的应用研究

    冯海燕;李月红;刘云峰;冯晓娟;栾绍群;

    目的 分析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肌肉萎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1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变化、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远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SS、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N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离散度及异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相关症状,减轻神经病变严重程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肌肉萎缩情况,对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10期 v.43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消渴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汪道贵;刘火锋;周华;

    目的 分析消渴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4年6月资阳市中医医院内分泌肾病科收治的220例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1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110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消渴方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8%(107/110),远高于对照组的82.73%(91/1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尿β_2微2蛋白(β_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消渴方加减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肾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减少损伤,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2025年10期 v.4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毒邪理论在泌尿男科中的应用与创新

    王福;王安民;马东岳;王浩;赵子维;杨九天;郭军;

    探讨毒邪理论在泌尿男科中的应用与创新。认为毒邪伏于体内是男子发病的关键病因病机。浊毒、热毒、瘀毒、癌毒等侵扰精室,导致开阖失司,从而引起男子生殖功能减退、精液质量降低、泌尿系感染或肿瘤等疾病。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及致病特点,确立不同治则以化浊解毒、活血解毒、清热解毒、抗癌解毒,祛除精室毒邪,恢复精室开阖。同时强调毒邪非一而存,需认清标本缓急,多法兼合而治,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泌尿男科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10期 v.4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蠲痹汤辅助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史睿;伍镝;刘新;

    目的 探讨蠲痹汤辅助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纳入合计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西药组与结合汤剂组,各组41例。西药组患者均采取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结合汤剂组患者采取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并辅助以蠲痹汤治疗,治疗过程中西药组脱落2例,结合汤剂组脱落1例,对比各组患者数据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晨僵、关节湿冷肿痛、口淡不渴、腰膝酸软、肢体沉重等)变化、关节红肿个数及关节疼痛个数、晨僵时间变化、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水平变化、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患者关节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 DAS28)评分情况、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结合汤剂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关节红肿个数及关节疼痛个数减少,晨僵时间缩短,ESR及RF、IL-17、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结合汤剂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红肿个数及关节疼痛个数、晨僵时间、ESR及RF、IL-17、TNF-α水平等指标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结合汤剂组患者DAS28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合汤剂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蠲痹汤辅助艾拉莫德、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行。

    2025年10期 v.4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半夏泻心汤体内外保护糖尿病前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及对GRK2/STR信号通路的影响

    殷美琦;宋秀道;

    探讨半夏泻心汤体内外保护糖尿病前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及对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甜味受体(sweet taste receptor, STR)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防治糖尿病前期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60%高脂饲料诱导制备肥胖糖尿病前期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半夏泻心汤组,连续给药治疗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各时间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镜下观察小鼠胰腺组织胰岛形态,免疫荧光共定位染色检测胰腺组织β/α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甜味受体亚基味觉1受体成员3(taste 1 receptor member 3,TAS1R3)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GRK2表达,并进行GRK2和胰岛素(insulin)共定位分析;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分别检测胰腺组织甜味受体亚基TAS1R3和GRK2蛋白和mRNA表达;运用胰岛β细胞株INS-1,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干预高糖(25 mmol/L)处理的细胞24 h,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低糖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WB检测细胞TAS1R3和GRK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半夏泻心汤组减重效果明显(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GTT各时间点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胰岛体积明显增大,胰岛中β/α比例明显降低;甜味受体表达显著下调,GRK2表达显著上调。半夏泻心汤给药治疗后小鼠OGTT各时间点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胰岛形态和结构较规整,胰岛体积明显减小,胰岛细胞数量接近正常胰岛;半夏泻心汤干预恢复了甜味受体表达,并下调GRK2的表达。体外实验亦显示,半夏泻心汤可以恢复高糖诱导的INS-1 β细胞胰岛素分泌紊乱,上调甜味受体的表达,下调GRK2的表达。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以有效调节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治疗糖尿病前期,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β细胞甜味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2025年10期 v.43 62-66+263-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8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藤梨根乙醇提取物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及对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黄丽娜;金艳;陈梦静;李菲;周晓芳;寿张轩;

    目的 探讨藤梨根乙醇提取物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及对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加入不同浓度(0、10、20和4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采用MTT法测定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Annexin V-FITC测定A549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表达;采用Transwell法测定A549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测定A549细胞划痕愈合率。结果 10、20、40μg/mL的藤梨根乙醇提取物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20、40μg/mL的藤梨根乙醇提取物细胞凋亡率高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20、40μg/mL的藤梨根乙醇提取物Bax灰度值高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而Bcl-2灰度值低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20、40μg/mL的藤梨根乙醇提取物细胞侵袭率低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10、20、40μg/mL的藤梨根乙醇提取物划痕愈合率低于0μg/mL藤梨根乙醇提取物(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藤梨根乙醇提取物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其细胞凋亡,与上调Bax表达及下调Bcl-2表达有关。

    2025年10期 v.43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3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芪汤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对免疫蛋白因子、自噬蛋白的多层次影响研究

    王开平;王瑞童;韦广燕;张利新;

    目的 分析参芪汤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对免疫蛋白因子、自噬蛋白的多层次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6例对照组应用化疗疗法,46例观察组应用参芪汤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自噬相关蛋白LC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A/1B-light chain 3,MAP1LC3)、Beclin 1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1.30%(19/46),疾病控制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的26.09%(12/46)、76.09%(35/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25(Cancer Antigen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9-9(Cancer Antigen 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水平及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 HIF-1α)、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参芪汤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血管新生,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表达,对患者预后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10期 v.43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苍附导痰汤通过IRS1/GLUT4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

    俞桥;孟宇豪;张玮珩;赵宾宾;王朝阳;吕银娟;

    目的 观察苍附导痰汤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PCOS-IR)大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苍附导痰汤高、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isoandrosterone, DHEA)联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大鼠PCOS-IR模型,空白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20 d。造模完成后,灌胃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给药剂量分别为二甲双胍(0.265 g·kg~(-1))、苍附导痰汤(10.82、21.64 g·kg~(-1)),连续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末次给药后取材。采用血糖仪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及血糖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GAUC);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卵巢组织,光镜下观察大鼠卵巢,统计初级卵泡数、次级卵泡数、成熟卵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睾酮(Testosterone, T)、雌二醇(Estradiol, 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hormone, AMH)、胰岛素(Insulin, IN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hydroxy kinase, 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 Proteins, AKT)、GLUT4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性升高,LH/FSH、T、E2、INS水平显著升高,原始卵泡数明显减少,成熟卵泡数显著增多,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大鼠体质量、IPGTT、HOMA-IR和GAU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0.01),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原始卵泡数明显增多、成熟卵泡数明显减少,二甲双胍组、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E2、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I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IPGTT、HOMA-IR和GAUC水平明显降低,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T、LH/FSH水平显著降低,卵巢组织中PI3K、AKT、GLUT4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且苍附导痰汤高剂量组更加接近于空白组。结论 苍附导痰汤能明显改善PCOS-IR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RS1/PI3K/AKT/GLUT4信号通路相关。

    2025年10期 v.43 76-80+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旭教授从本虚标实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牛平平;尚宝令;刘源;盛小刚;邹旭;

    心绞痛是临床冠心病常见的类型,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临床常以抗聚药、调脂药、扩血管药等来延缓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则需要手术重建血运以恢复心肌血供。在临床中医有别于西医体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通过总结分析邹旭教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认识,认为心脾两虚、同涉肺肾为其发病基础,痰瘀互结、兼易化热为其致病因素,本虚标实,不荣与不通相兼为患,终成心疾;治法在于攻补兼施、辨证处药,扶正在于修复元气、调治心脾肺肾,祛邪在于化痰活血清热,同时强调化痰重于活血,为冠心病心绞痛诊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025年10期 v.4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方证相应”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研究

    龙海旭;詹红艳;狄雯雯;唐美美;

    目的 分析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证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营养基础治疗,40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肥胖指标包括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水平、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肥胖浮肿、肢体沉重、疲倦乏力三项中医症状积分及腰围、臀围、BMI、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脾虚湿阻证单纯性肥胖儿童予以基于“方证相应”的防己黄芪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体质量、腰围、BMI等体脂参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糖脂代谢情况,有助于降低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整体健康水平。

    2025年10期 v.4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郜贺;胡锦浩;董波;石岩;白长川;

    薤白的皂苷类成分及相关提取物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保护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发生发展,PI3K/AKT/mTOR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一条重要的相关信号通路。薤白复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血管保护、抗缺血缺氧损伤等作用。通过总结国内外与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有关的文献,有利于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2025年10期 v.43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1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AMPK/MTOR/ULK通路介导的自噬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

    孙武;周剑;夏燕婷;税小丁;王妍;罗钰;廖良;

    目的 自噬参与了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的病理改变,AMPK-mTOR-ULK通路介导的自噬调控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途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可调节自噬,在多种疾病中发挥治疗作用。研究旨在观察黄芪甲苷对TON的治疗作用以及AMPK-mTOR-ULK通路介导的自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S-Ⅳ低、中、高剂量组,雷帕霉素组,AMPK抑制剂组(AS-Ⅳ+compound C)。相应药物干预7 d后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造模7 d后,TON模型鼠视网膜组织AMPK、mTOR、ULK蛋白磷酸化水平发生显著变化,AS-Ⅳ可提高TON模型大鼠LC3 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了模型鼠视网膜组织p-AMPK、p-ULK水平,并降低了p-mTOR水平。此外,AS-Ⅳ提高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的存活率,改善了闪烁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VEP)的P2峰潜伏期。上述作用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逆转。结论 AS-Ⅳ可提高RGCs的生存率,改善TON后的视觉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AMPK-MTOR-ULK通路改善自噬有关。AMPK-MTOR-ULK通路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TON的途径。

    2025年10期 v.43 96-101+270-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归补血汤在器官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进展

    张雨薇;李刚刚;郝彦伟;鲜文佳;邹雨彤;王飞;杜全宇;

    器官纤维化被认为是一种类肿瘤病变,其机制复杂,防治困难,是医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多机制的特点,在器官纤维化中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尤以益气活血类中药的作用最为突出。由黄芪、当归配伍组成的当归补血汤,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性方剂,在多种器官纤维化中都表现出治疗作用。因此,总结了最近20年当归补血汤在肺、肾、肝、心等器官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发现当归补血汤抗器官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改善细胞外基质沉积、调节血管新生、抗氧化应激、抗炎、调控细胞凋亡等相关。为当归补血汤在器官纤维化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3 102-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下载次数:8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肠菌移植技术研究理气通便方对气滞证STC大鼠“肠道菌群/SCFAs/5-HT”轴的调控作用

    刘启鸿;柯丹枫;柯晓;骆云丰;胡露楠;任彦;方文怡;赵培琳;严锦贤;

    目的 通过肠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技术,进一步验证理气通便方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s)/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轴发挥治疗气滞证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STC)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适应性喂养7 d后,其中3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无菌水处理,21只大鼠用于复制气滞证STC模型(“洛哌丁胺混悬液+夹尾刺激”)造模,再进行7 d的抗生素鸡尾酒疗法脱菌处理,从中随机抽取3只处死,用于评估肠道动力情况。气滞证STC伪无菌大鼠造模成功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大鼠粪菌液移植组、气滞证STC模型大鼠粪菌液移植组、理气通便方组大鼠粪菌液移植组,每组6只。以上三组分别给予制备的相应大鼠粪便混悬液灌胃,每日1次,共1周。灌胃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粪便的肠道菌群与SCFAs,运用Elisa法检测5-HT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3(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3,5-HT3R)、5-羟色胺受体4(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4,5-HT4R)的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 2,TPH2)、五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amine transporter, SERT)、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oxidase A,MAO-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理气通便方组大鼠粪菌液移植组能够显著提高粪便含水率、增加排便数量,加快肠道传输,并且能够提高血清中5-HT的浓度,提高结肠组织中5-HT3R和5-HT4R的表达,增加TPH1、TPH2、SERT、MAO-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在属分类学水平上,发现毛螺菌属在移植后仍为显著差异菌。SCFAs的测定结果提示,移植理气通便方组治疗后大鼠的粪菌液可显著上调丁酸的水平,其余SCFAs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理气通便方能够改善气滞证STC伪无菌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上调毛螺菌属的丰度,介导了SCFAs(尤其是丁酸)的产生,刺激了5-HT的合成及其受体5-HT3R和5-HT4R表达,同时也促进了5-HT的转运与代谢,从而提高了结肠传输功能,进一步验证了调控“肠道菌群/SCFAs/5-HT”轴是理气通便方治疗气滞证STC的关键环节。

    2025年10期 v.43 108-113+273-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3K]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方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和发现

    郑雅方;庞国明;赵莹;金晶;崔浩洋;黄春元;

    眩晕作为一种综合症状,广泛存在于多种临床疾病当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挖掘和研究能够有效干预治疗眩晕的方剂具有重要意义。经方是张仲景临床实践的宝贵结晶,具有配伍严谨、用药精准等特点,在眩晕的治疗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和总结了近阶段有关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泽泻汤、小柴胡汤、吴茱萸汤等经方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和机制研究进展,结合张仲景治疗该病的辨治思想,以期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为其更广泛地研究提供支持。

    2025年10期 v.43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补阳还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磁共振波谱与代谢指标评估研究

    吕智燚;王飞;何钦;李剑霜;叶旭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对糖尿病脑病认知障碍的干预效果,并通过磁共振波谱(MRS)与代谢指标探究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设计,纳入2024年1月—2024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传统医学中心119例气阴两虚痰瘀证的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人参、何首乌、丹参、水蛭、茯苓、石菖蒲、黄连)联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联合吡拉西坦加常规降糖治疗。干预周期为12周。分别于基线、第6周、第12周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脑部磁共振波谱检测海马N-乙酰天冬氨酸/肌酐(NAA/Cr)、额叶胆碱/肌酐(Cho/Cr),并采集血清行代谢指标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同步评定中医证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MoCA总分改善率较对照组提高15%~20%,海马NAA/Cr水平显著升高(≥0.3),Hcy与MDA显著下降(P<0.05)。证实补阳还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可通过改善神经元代谢状态、调控甲硫氨酸通路及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保护认知功能的作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主症与次症积分显著下降,整体证候缓解率为92.3%,优于对照组(P<0.001),且改善幅度与MMSE评分提升呈显著相关(r=-0.82,P<0.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安全性良好。结论 补阳还五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认知改善作用,可能通过调控神经代谢稳态和系统性氧化通路缓解糖尿病脑病进展,为中西医结合干预提供理论与机制依据。

    2025年10期 v.43 118-123+276-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痰湿探讨胰岛素抵抗致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柳美华;卢秉久;丛培玮;郑佳连;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为肝脂肪沉积并伴有肥胖、2型糖尿病或合并代谢相关疾病。是目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不仅仅局限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本身,还常常合并一些肝外并发症,涉及多个系统,尤其是对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危害较为严重,常常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MAFLD合并PCOS)。MAFLD合并PCOS虽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随着病情不断地进展,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走向肝胞癌,不孕等疾病,严重危害女性健康,MAFLD合并PCO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卢秉久教授认为MAFLD合并PCOS的发生与脾肝肾三脏有关,痰湿贯穿MAFLD合并PCOS疾病发展始终,从现代医学角度,目前认为可能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有关。IR与中医“痰湿”理论高度吻合。从痰湿出发探讨胰岛素抵抗在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病位在脾,温阳化气为主;病位在肝,疏肝祛湿为要;病位在肾,补肾祛湿为本,基于祛痰利湿法调控胰岛素抵抗改善MAFLD合并PCOS,为MAFLD合并PCOS的治疗打开新的思路。

    2025年10期 v.43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独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翠慧;侯国栋;关永霞;郝新宇;李慧芬;杜玉洁;刘青芝;郭东晓;

    独活(Angelica Pubescentis Radix)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湖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等功效。目前,已经从独活中鉴定了420种化学成分,主要为香豆素类(107种)和挥发油类(262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独活具有镇痛抗炎、血管保护、抗氧化、中枢调节、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系统综述了独活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结构及药理作用,为独活的质量控制、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3 129-14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2K]
    [下载次数:1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肝骨同源”论肝骨轴与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血脂异常

    高城翰;熊阔海;杨关林;贾连群;

    肝肾同源之说可追溯于《黄帝内经》,后世历代医家丰富了其临床应用。肝肾同源秉承了中医的五脏整体观,以木水相生为依据,阐释了众多与年老虚损有关的疾病,这对诊治老年骨质疏松伴血脂异常的患病群体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总结方法,结合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探讨肝肾同源理论对肝骨轴和骨质疏松症伴血脂异常的关系,阐述肝与骨的中医脏象关系和现代研究。肝骨轴可能是肝肾同源理论的进一步发挥。肝骨轴能够完善肝肾同源理论,并演绎得到“肝骨同源”,为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血脂异常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作出贡献。

    2025年10期 v.43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飞龙掌血茎饮片、标准汤剂量值传递规律研究

    许松;朱志坤;金文彬;余金兰;朱屹韬;赵琼;邓皙;李军山;马云淑;柯瑾;

    目的 建立飞龙掌血茎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饮片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研究飞龙掌血茎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毛两面针素在饮片-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建立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采用响应面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以8个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转移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煎煮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片、标准汤剂中毛两面针素含量,计算转移率。结果 飞龙掌血茎饮片、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719~0.996、0.992~1.000。饮片中的11个共有峰转移8个至标准汤剂,其中5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绿原酸(峰1)、木兰花碱(峰2)、橙皮苷(峰4)、毛两面针素(峰6)、飞龙掌血素(峰11)。15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9.29%,毛两面针素从饮片-标准汤剂的平均转移率为58.98%。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毛两面针素从饮片-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结果表明,其制备工艺科学可行,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v.43 148-154+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天然化合物通过抑制VEGF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赵宁宁;胡亦杨;谢瑛莹;马纯政;刘培民;李东东;张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被广泛认为是血管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靶向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可减少肿瘤内血管的新生,有助于抑制肿瘤的侵袭、增殖和转移,是目前医学研究热点的重要领域之一。天然化合物被广泛定义为由生物体产生的化学物质,其拥有独特的化学多样性,来源广泛,具有多靶点、多机制、多途径及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现代研究证实,天然化合物可通过抑制VEGF抗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且治疗优势显著,可有效抑制肿瘤发生发展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将天然化合物通过抑制VEGF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梳理VEGF/VEGFR信号通路主要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恶性肿瘤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5年10期 v.43 155-160+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哮喘机制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周子齐;梁丽喆;李国信;

    哮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高发性疾病,控制率低且具有一定的致死风险。目前改善哮喘的激素类西药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因此,找寻新的治疗手段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中医药凭借自身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哮喘治疗中成为热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作为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经典通路,对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自噬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药有效成分、中药复方及制剂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焦亡、调控免疫细胞优势应答、调节自噬、减少气道重塑等作用,达到改善哮喘病程的目的。近年来此方面研究成果更新迅速,为便于广大学者全面把握其研究现状,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就目前中医药治疗哮喘的最新机制研究加以综述,以期为科研、临床以及新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10期 v.43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9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肾主水”理论探析慢性心力衰竭后期证治

    贾志山;李小茜;何建成;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归属中医心水病范畴,病因复杂,病位多元,尤其在后期多涉及肾脏。基于“肾主水”理论,从肾司开阖气化、肾主化水、肾主五液等方面总结肾主水理论的内涵;从心主血脉、血不利为水等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认识心肾之间的生理关联、病理影响以及心水病的中医证候演变等,多角度剖析该理论在心水病后期证治中发挥的作用,提出CHF后期为心肾共病,核心证候为阳虚水泛证,关键病机为心阳虚损不足下济于肾,肾水愈寒,水气上凌于心,终致心、肾阳气俱虚,水饮泛滥。

    2025年10期 v.43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6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郜浩帆;姚佳霖;王宝亮;钱百成;关运祥;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波动性肌肉无力和异常疲劳,无力可持续于一组肌肉多年(通常是眼部肌肉,称为眼肌无力)或扩散到其他骨骼肌(全身性重症肌无力),导致波动性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和呼吸困难。近些年MG的总体发病率和流行率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正常工作。目前采用的类固醇激素药物、免疫抑制药物、抗胆碱酯酶药物、单克隆抗体等对症治疗药物长期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黄芪是治疗MG常用且有效的中药之一,黄芪治疗MG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等,包括黄芪甲苷Ⅳ(AstragalosideⅣ,AS-Ⅳ)、总黄酮、槲皮素、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等,它们主要通过发挥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炎等生物活性,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调节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evicoxide, NO)等细胞因子表达,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及炎性因子水平,维持体内免疫平衡,增强免疫器官指数、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缓解MG病情进展。对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在MG治疗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MG新药研发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2025年10期 v.43 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0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模型大鼠AMPK/mTOR/ULK1通路及胶质细胞的作用

    程茗;曹峰;张震;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眶额皮层(OF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活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及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10.50 mg/kg)、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3.15 g/kg)、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6.30 g/kg)、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12.60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糖水偏好系数、悬浮不动时间、旷场行走路程的变化。待上述检测完成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OFC中离子钙结合受体分子1(Iba-1)、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FC中pT172-AMPK/AMPK、pS2488-mTOR/mTOR、pS757-ULK1/ULK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PCR法检测OFC中AMPK、mTOR、ULK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糖水偏好系数降低、悬浮不动时间增加、旷场行走路程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糖水偏好系数升高、悬浮不动时间减少、旷场行走路程均有所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Iba-1及GFAP除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外,模型组及各给药组Iba-1及GFAP均升高(P<0.05,P<0.01),MBP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Iba-1、GFAP均降低(P<0.01)、MBP均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pT172-AMPK/AMPK、pS2448-mTOR/mTOR及pS757-ULK1/ULK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T172-AMPK/AMPK、pS2448-mTOR/mTOR、pS757-ULK1/ULK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及柴胡疏肝散低、中剂量组mTOR、ULK1 mRNA表达均降低(P<0.01),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的AMPK mRNA、柴胡疏肝散低、高剂量组的mTOR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AMPK mRNA、mTOR mRNA、ULK1 mRNA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可以通过降低大鼠OFC组织中Iba-1、GFAP,升高MBP的表达,激活AMPK/mTOR/ULK1通路以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2025年10期 v.43 176-181+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9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烟毒暴露的机体毒性研究进展

    曾惠;李小清;吕晓东;冷嘉鹏;

    目的 对烟草产品和烟气中的各毒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开展对烟毒所致疾病的研究。方法 对有关细胞培养、动物模型和人体暴露的烟毒研究文献进行查阅、比较与分析,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与综述。结果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胺类、酚类、烷烃、醛类、多环芳烃、氮氧化合物和重金属元素等,且对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胰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烟毒所致疾病的作用机制具有多样性,主要涉及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促进DNA加合物产生、诱导趋化因子生成、影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nAChR)介导的各种通路等方面。结论 烟草流行是世界迄今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导致许多人死亡。中医病因学研究中的烟毒,即人体吸入的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是一种兼具燥热之性的毒邪。目前对烟毒中致癌物质的研究比较广泛,但是从人体多个系统入手研究烟毒暴露所致的疾病相对较少。因此明确烟毒的致癌成分,并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扩大中医病因学研究范围。

    2025年10期 v.43 182-188+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秩边透水道”针法对卵巢低反应小鼠内质网凋亡途径的影响

    常博雅;任佳;金旭;郝健亨;高珍;张艳林;曹玉霞;王海军;

    目的 通过观察“秩边透水道”针法对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 POR)小鼠卵巢组织内质网凋亡(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途径关键蛋白的影响,探讨针刺改善POR小鼠卵巢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动情周期正常的45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n=15);空白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等体积灌胃,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雷公藤混悬液灌胃(50 mg·kg~(-1)·d~(-1)),连续14 d以制备POR小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针刺组选取“秩边透水道”针法进行干预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14 d后进行促排,次日完成取材。阴道涂片法观测小鼠动情周期变化;比较各组小鼠卵巢指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 AMH)含量;HE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检测卵巢组织超微结构;TUNEL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阳性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阳性表达;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the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 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取卵数、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不同程度降低(P<0.01);血清中FSH、LH表达量升高(P<0.01),E2、AMH表达量下降(P<0.01);卵巢组织形态破坏,闭锁卵泡增多;电镜下卵泡变形,线粒体肿胀皱缩,线粒体嵴消失;卵巢细胞凋亡面积增高(P<0.01);卵巢GRP78阳性表达增加(P<0.01);卵巢组织PERK、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1);获卵数、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升高(P<0.01,P<0.05);血清中FSH、LH表达量下降(P<0.01),AMH、E2表达量提高(P<0.01,P<0.05);卵巢组织形态改善,闭锁卵泡减少;电镜下卵泡内线粒体增多,结构、形状及排列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卵巢细胞凋亡面积减少(P<0.01);卵巢GRP78阳性表达下降(P<0.01);卵巢组织PERK、eIF2α、ATF4、CHOP、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P<0.05)。结论 “秩边透水道”针法可以改善POR小鼠的卵巢功能,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凋亡通路上的关键因子相关。

    2025年10期 v.43 189-194+286-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檗碱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闫丽爽;李全;张健;周妍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小檗碱(Berberine, BBR)是从植物类中药中提取出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多种药理作用,具备潜在的开发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BBR可有效通过多途径防治AD,但目前缺少关于BBR防治AD的系统总结,故主要概述BBR的理化性质,回顾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BBR治疗AD的实验研究作用机制,总结BBR通过减少Aβ的生成、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作用机制来防治AD,为今后关于BBR防治AD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和研究新思路。

    2025年10期 v.43 195-201+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安全深度与针具标准化

    王迦琳;李永明;任路;张松兴;

    针刺技术已被196个国家应用于疾病治疗,安全性是影响针刺技术推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刺安全深度作为针刺安全的一部分,通过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研究者采用的测量手段不尽相同,且相同穴位的针刺安全深度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国际上针具的“寸制”没有统一标准,既不是标身寸,又不是同身寸,而是以英寸为基础,公制化后随意取整而来,导致针具规格混乱。由于针具寸的差异会影响刺法寸的度量,从而影响针刺的疗效与安全。针具长度的误差和针刺安全深度的误差叠加则会导致临床针刺安全风险上升。根据上述情况,提出在恢复汉寸的基础上,实现针灸寸制、针刺安全深度和针具标准化的统一,以提升针灸安全性与国际规范性。

    2025年10期 v.43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省级项目平台

  • 星蒌承气汤在改善急性脑梗死肠道微生态方面的作用探讨及疗效观察

    王华强;林素珂;雷新军;朱李艳;

    目的 评价星蒌承气汤在改善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肠道微生态方面的作用探讨及疗效观察。方法 挑选2020年5月—2023年6月医院实施相应治疗的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患者共60例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全部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控制基础疾病,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神经保护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阿托伐他汀,1次/d。观察组(30例)患者则另外加服星蒌承气汤予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肢体无力、失语、吐字不清晰和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在治疗前后空腹采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谷氨酸(glutamicacid, Glu)、多巴胺(dopamine, 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γ-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 acid, GABA)等神经递质水平;对比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具体的评分、NIHSS具体的评分和改良Rankin具体的评分情况;对比治疗前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酵母菌的数量。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19/30)比观察组(86.67%,26/30)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无力、失语、吐字不清晰和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的好转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DA、NE、肾上腺素、5-HT具体的浓度水平方面,治疗后两组全部出现了降低情况,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下降,治疗后两组改良Rankin具体评分上升,且观察组改善幅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具体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全部上升,而酵母菌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全部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星蒌承气汤可改善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维持脑肠轴的平衡有关。

    2025年10期 v.43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香砂温中汤联合穴位埋线干预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张然;杨坤;曾震军;刘君颖;刘杰;

    目的 观察香砂温中汤联合穴位埋线干预伴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60例伴HP感染CAG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40例,A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B组给予香砂温中汤治疗,C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香砂温中汤治疗,D组给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4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内皮功能[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细胞免疫功能、胃黏膜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p53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A组、B组和D组的70.00%(28/40)、75.00%(30/40)和62.50%(25/40)(P<0.05),A组、B组和D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C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但A组、B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C组VEGF水平和CD3~+、CD4~+高于A组、B组和D组,EGF、IL-6、TNF-α水平和CD8~+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但A组、B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C组COX-2、p53表达低于A组、B组和D组(P<0.05),但A组、B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香砂温中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伴HP感染的CAG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和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下调COX-2、p53表达,且安全性较高。

    2025年10期 v.43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邱岳东;方瑾;曹光仕;冯颖颖;周庆倩;

    目的 旨在评估参苓白术散改良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效益。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丽水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选取120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参与者,全部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单号以及双号的差异实施分组,就诊顺序为单号的设定为对照组,就诊顺序为双号的设定为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苓白术散的个性化调理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47/60)(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肌酐和血清尿素)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粉刺、丘疹、脓疱和总皮损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中度及以下寻常痤疮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改良疗法不仅提升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皮损,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能。

    2025年10期 v.43 21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化毒祛邪汤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淋巴瘤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蒋文蔚;寿黎红;姚金;

    目的 探讨化毒祛邪汤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淋巴瘤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所接诊的102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毒祛邪汤治疗,4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的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细胞免疫功能(CD~+_4、CD~+_8、CD~+_4/CD~+_8)、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TK-1)]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血清VEGF、TK-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毒祛邪汤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淋巴瘤的疗效显著,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血清VEGF、TK-1水平表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2025年10期 v.43 220-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当归芍药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孕症子宫内膜炎MMP-2/9水平变化及妊娠率的影响

    董立园;李晓;陈欣欣;尚新芳;霍军月;

    目的 探究当归芍药散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孕症子宫内膜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9,MMP-2/9)水平变化及妊娠率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诊治的112例不孕症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MMP-2/9水平变化及临床妊娠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MMP-9、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6、CRP、MMP-9、MMP-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40/52)(χ~2=4.703,P=0.030)。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略低于对照组(7.69%,4/52),但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557)。治疗后观察组流产率为0.00%(0/60)略低于对照组(1.92%,1/52)(χ~2=1.164,P=0.280)。治疗后观察组妊娠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83.00%(50/60)显著高于对照组(59.62%,31/52)(χ~2=7.828,P=0.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发生率为0.00%,无差异性。结论 当归芍药散联合左氧氟沙星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患者炎症反应与MMP-2/9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妊娠率、临床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2025年10期 v.43 224-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健脾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观察

    叶龙;方芳;裘晓芬;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方治疗儿童脾虚痰阻型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脾虚痰阻型AH患儿70例,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西药组、综合组,各35例。西药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综合组另采用益气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腺样体分级、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呼吸暂停、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综合组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综合组腺样体分级1级构成比较西药组升高(P<0.05),2级构成比较西药组降低(P<0.05);综合组治疗效果等级分布及总有效率均较西药组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干扰、身体症状、情绪症状、日间功能、对监护人的影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综合组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综合组轻度腹泻1例,未经处理即好转。结论 益气健脾方可减轻脾虚痰阻型AH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5年10期 v.43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的白芷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张宝军;洪燕龙;张磊;王健英;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 Q-marker)核心原则,通过建立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白芷质量标志物进行初步预测分析。方法 通过白芷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及共有峰指认;运用网络药理学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预测白芷关键靶点及核心成分;基于现有文献,从有效性、可测性等角度对白芷Q-marker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建立了10批白芷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了4个色谱峰,分别为白当归脑、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香豆素类成分具有较高的连接度,是发挥主要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结合Q-marker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白当归脑、欧前胡素、珊瑚菜素、异欧前胡素可作为白芷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 白芷Q-marker的预测分析,为后续白芷药效学及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参考,有助于白芷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025年10期 v.43 232-236+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2K]
    [下载次数:8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鹅不食草提取物介导Toll样受体通路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基础研究

    刘均;宋程懿;徐建乐;梁灼萍;

    目的 研究鹅不食草提取物介导Toll样受体核因子通路(Toll-like receptor/nuclearfactor-κΒ,TLR/NF-κΒ)调节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大鼠Th2型免疫反应。方法 卵清白蛋白(ovalbumin, OVA)建立A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鹅不食草提取物不同浓度组(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其中阳性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2 mg/kg)灌胃,鹅不食草提取物组大鼠分别给予2、4、8 mg/kmg鹅不食草提取物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10 d。收集各组大鼠鼻腔分泌物重量,统计其鼻部症状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IL-13)、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RT-PCR法及Western-Blot检测鼻腔黏膜组织TLR-4及NF-κΒ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浓度鹅不食草提取物组大鼠中加用TLR4激动剂LPS,观察大鼠鼻黏膜形态学、鼻部症状行为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模型组大鼠鼻腔症状行为学得分,血清IL-4、IL-13及IgE水平,鼻腔黏膜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以及鼻腔黏膜组织内TLR4及NF-κΒ相对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鹅不食草提取物不同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以上检测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鹅不食草提取物浓度的上升,大鼠以上指标水平均依次下降,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鼻腔黏膜组织为正常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上皮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而模型组大鼠鼻腔黏膜组织上皮大量脱落,黏膜固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鹅不食草提取物不同浓度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鼻腔黏膜组织上皮有不同程度的AR病理改变表现,但其严重程度均低于模型组,且随着鹅不食草提取物浓度的上升,AR大鼠鼻腔黏膜病变程度越低。经TLR4激动剂处理后,鹅不食草提取物不同浓度组AR大鼠已好转的AR相关症状及病理改变均向更严重的方向逆转。结论 鹅不食草提取物可通过抑制TLR/NF-κΒ通路,减轻Th2型免疫反应强度,治疗变应性鼻炎。

    2025年10期 v.43 237-242+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的影响

    闫明;任璐璐;任士珂;

    目的 研究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对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嗜铬粒蛋白A(granin A,CG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factor-1,slCAM-1)、人生长分化因子3(human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3,GDF3)水平的影响。方法 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92例均由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CEF方案化疗治疗,试验组在CEF方案化疗的基础上予以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生命质量、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及治疗4个周期后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较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功能维度、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症状维度评分及血清CGA、slCAM-1、GDF3水平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均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个周期后试验组全血CD4~+、CD4~+/CD8~+水平升高,对照组全血CD4~+、CD4~+/CD8~+水平降低,试验组更高(P<0.05);试验组全血CD8~+水平降低,对照组全血CD8~+水平升高,试验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4个周期后的总有效率(61.36%,27/44)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3.33%,35/42)更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因治疗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益气养荣汤联合针灸可调节乳腺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抑制血清CGA、slCAM-1、GDF3表达,控制癌细胞异常增殖,提高生命质量,疗效确切,降低术后化疗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年10期 v.43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AA、GFAP、UCH-L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张倩;王淼;吕月;卢雅丹;高颖;李健;

    目的 分析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protein, SA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 1,UCH-L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联合组(45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治疗,联合组采用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AA、GFAP、UCH-L1、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干预期间,联合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面色■白、言语謇涩、半身不遂、气短乏力评分,血清SAA、GFAP、UCH-L1水平降低,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1周、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大脑中动脉舒张压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V)、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水平升高,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研究对象均未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P>0.05)。结论 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神经功能,可能机制为调节SAA、GFAP、UCH-L1表达,控制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情况,安全性良好。

    2025年10期 v.43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莲蛇草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状况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朱国佳;侯淑杰;徐哲;杨丽;刘婵;李艳红;郝巍;

    目的 探究双莲蛇草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状况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12月1日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口服西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双莲蛇草汤。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疼痛评估指数(pain rating index, 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疼痛总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后1~3个疗程试验组PRI、PPI、VAS、疼痛总分均较低,随着疗程增加PRI、PPI、VAS、疼痛总分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后1~3个疗程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随着疗程增加中医证候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后1~3个疗程试验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较低,随着疗程增加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治疗后1~3个疗程试验组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均较高,随着疗程增加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2个疗程后有效率较对照组较高(P<0.05);两组3个疗程后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莲蛇草汤干预可提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与应用,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025年10期 v.43 25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家共识指南

  • 气滞胃痛颗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唐旭东;陈旻湖;

    气滞胃痛颗粒为辽宁华润本溪三药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该药由经典名方“四逆散”加味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多年的临床使用,证实其具有良好疗效及较高安全性。为进一步深化气滞胃痛颗粒的临床应用,明确其临床优势环节及安全性,共识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流程,最终形成11条共识建议,明确了气滞胃痛颗粒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核心指征、适应证、中医证候、用法用量、用药疗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共识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审核,并于2024年8月正式发布,编号为GS/CACM361-2024。

    2025年10期 v.43 256-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